第二十七章 一行人返回县衙
码头地面干净,货物堆放整齐,划分了不同的区域。
商船往来穿梭,装卸货物效率很高。
更有穿着统一服饰的“平江商会”人员在维持秩序,处理纠纷。
“这商会,也是你搞的?”何正清看着码头上的繁忙景象。
齐征:“回大人,下官只是倡导,由商户们自发组织,自我管理。
官府只做监督和引导,效果反而更好。”
何正清捻了捻胡须,没再说话,但眼神中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锐利。
一路走下来,何正清问了不少问题,涉及财政、税收、治安、民生等方方面面,齐征都对答如流,提供的证据和解释也都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什么大的毛病。
眼看天色渐晚,一行人返回县衙。
再次落座,何正清的态度似乎缓和了一些。
“齐县令,看来这平江县,在你手中,确实是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与本官来时听闻的一些传言,颇有出入啊。”
何正清端起茶杯,这次是真的喝了一口。
齐征心中稍定,但并未放松警惕,谦虚道:“大人过誉了,下官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大人多多指教。”
何正清放下茶杯,忽然话锋一转:“齐县令,本官听说,你不仅擅长治理地方,在诗词一道,亦有不凡造诣?曾在京城留下佳作,连诗仙李太白都对你赞誉有加?”
齐征心里一跳,来了。
这是要当面试探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大人谬赞,下官不过是偶尔涂鸦几笔,当不得真。李先生抬爱,实不敢当。”
何正清笑了笑,那笑容却有些意味深长:
“齐县令何必过谦,本官今日巡查平江,见此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心中亦有所感;
不如,就以此景,你我各作一首,如何?”
这不仅仅是试探,更是考较了。
若应对不好,前面营造的好印象可能功亏一篑。
齐征略一沉吟,知道推辞不过,便拱手道:“既然何大人有此雅兴,下官自当奉陪。
大人乃前辈鸿儒,还请大人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