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了李景隆这番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轻哼了一声。

    不过,见李景隆还算识趣,也就没有再继续为难他。

    随后,朱元璋转头看向身旁的朱九,指着李景隆向他介绍道。

    “九弟啊,刚才叫门的那个臭小子就是咱的侄孙子,名叫李九海。他父亲在左都尉府当差,你以后见到他,直呼其名就行,叫他小名二丫头也成。这小家伙平日里可鬼精鬼精的。

    一点儿都不像他爹那般沉稳持重,真是把他爹的脸都丢光了!”

    听着朱元璋的话,李景隆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

    眼前这个瞎子竟然是朱元璋的弟弟?

    这是自己能听的吗?

    他转过头去,目光落在了一旁的黄狗身上。

    不知为何,就在这一刻,他心中竟涌起一股同病相怜的共鸣。

    然而,这种情感只是稍纵即逝,他很快便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于是,他赶忙整理好思绪,满脸堆笑地对着朱九说道。

    “二舅姥爷啊,小侄九海在此给您请安啦!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

    您放心,小侄就住在隔壁呢,往后定会日日前来,尽心尽力地伺候您、孝敬您!”

    此时的朱九,则正通过系统赋予的功能,打量着眼前这位青年。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

    “无妨无妨,这次算咱的不是,等会儿我就让人把那黄泥炉子搬到屋外去,免得再扰了你。

    说起你,咱觉得你挺不错的。只不过嘛,依咱之见,你不太适合待在军队里,反而是到礼部更为合适些。

    简直就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儿!要是能在礼部好好发展,凭着你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将来必定大有可为啊!”

    不得不说,朱九这番评价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就凭自己这侄孙子方才那机敏的样,若不去从事外交工作,可真是太屈才了。

    在朱九眼中,这种人才可不多,好好培养一番放在外面就是核弹。

    不过这话在朱元璋耳中就不对味了。

    只见他调侃的看向李景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