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用毛绒绒的身体抱着他在夜晚的冷风中吃饱肚子,等“妈妈”想要离开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跟在她身后想要一起离开,结果“妈妈”却回头将他往福利院的房间里拱,意思是不想让他跟着自己一起走。
或许这种常年生活在深山里的山魈野物早已通灵,知道怎样的选择对丁青山更好。他是人类的孩子,终究要回归到人类的社会中。
为了让小时候的丁青山填饱肚子,“妈妈”时常带着食物深夜去福利院投喂丁青山,这也是丁青山长得比别的孩子各大要大要壮。
后来长大后就念完了小学,识得了字,为了讨生活和很多本地人一样去赶山。
不同于其他人的看天吃饭全凭运气,丁青山进了山后有如神助,人参,何首乌,灵芝等的名贵补品都能找着,隐蔽到极点的地方“妈妈”都会找到并告知他,他靠着这门手艺买了地皮盖了房成了家办了厂。
确定他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之后,“妈妈”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从小时候的每晚都来变成每三天来一次,每七天来一次,半个月来一次,一个月来一次,半年来一次,一年来一次,直到现在变成几年来一次,来期不定,但却总挑在每年中固定的一天。
“妈妈”的形体和容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却不像别的山魈年老衰败,相反她的精神永远最佳,看向丁青山的眼睛慈爱仿佛溢出眼眶。
真的很难想象“慈爱”一次会从一个灵长类目的山魈眼睛里看到,但这就是事实。
丁青山每年这时候都会准备好“妈妈”爱吃的食物,就像曾经在孤儿院的那段日子,她会用慈爱的目光陪着他等着他将食物吃完,而等他有能力反哺的时候,也会陪着“妈妈”坐在天台窗户处等她一样样的吃完。
他想要和她一起生活,但她不喜欢人类的世界,她的归处是深山。
丁青山是她割舍不断地亲情,所以现在每隔一两年,她都要下山来看看她的孩子。
所以丁青山一直都在这里没有离开,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致力于此地的环保事业,为“妈妈”做他能做的一切。
方语愕然,倒是没想到青山叔还有这样的一段过往,早年她只听了父母说青山叔赶山是一把好手,却没有提过青山叔的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