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意识到,想要争取到大景的帮助,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待扶同和战战兢兢坐下后,谢昭正色道:“扶城主,方才本王的话,不知城主可能理解?本王不想挑起两国征战,清河城百姓随意挪动界碑的行为,本王可以不追求,但是请及时将界碑复位。至于派兵驻守清河城,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扶同和低着头讷讷道:“可是,我们都很想做大景的子民。成为大景的百姓之后,官府能稳市集,能用到便宜的盐铁,孩子们能读书。我们和那些远在夫余城的人不一样,我们知晓大国气象,只有成为真正的大景百姓,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说着说着,扶同和又忍不住哭了:“若不是实在没有生路,谁愿意背井离乡?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啊。”
师乐安平静地看了谢昭一眼,在扶同和来蓟县之前,部曲们已经将扶同和以及清河城的情况调查清楚了。
扶是夫余国的国姓,只有皇室宗亲才能姓扶,扶同和的姓就表明他是一位宗亲。
同任何一个政权一样,夫余国内也有派系之争,扶同和斗败了,只能带着两万亲兵寻找生机。
可是转了一圈后,扶同和发现偌大的世界竟然没有他的容身之处,向东看,高句丽虎视眈眈。向西看,鲜卑残部恨不能吞了夫余而后快。向北走,太冷了,夫余国境内半年冰雪,向北走一年内能见暖的日子不多。
思来想去,只有向南。
去年冬月扶同和带着亲兵到了清河城,隔着一条河便是幽州的玄菟郡。因为边境贸易的关系,清河城算得上是夫余国内生活比较富裕的城市,可是和玄菟郡的百姓相比,即便是身为皇室宗亲的扶同和,都觉得他活得不如大景的普通百姓。
去年冬天滴水成冰,清河城内冻死了数千百姓。他瑟缩在营帐中,舍不得用炭,填不饱肚子。
而一河之隔的玄菟郡百姓们,却住在了官府搭建的暖房中,用上了官府提供的炭火,喝上了热腾腾的杂粮粥水。
他的亲兵忍饥挨饿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海关内送粮的车队满载着粮食进了玄菟郡。冬日的寒风那么冷,可是河对岸飘来的肉香饭香却经久不散。
扶同和呜咽着:“王爷,我知晓私自挪动界碑的行为很可耻。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