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师乐安认识了不少字。她从案桌上拿起部曲传来的信,快速看了起来。信上的字并不多,组合起来传达的消息却让她心惊。
看完信件后,师乐安怒火中烧:“朱氏一族欺人太甚!”
温家倒台后,和温家有过姻亲的家族多少都受到了牵连。大舅母所在的董家,十六岁以上的男儿全部斩首;二舅母詹葶,她的父兄一死三流放。
馆陶朱家是个例外,朱家离长安远,朱家家主在朝堂地位不高,巫蛊之祸中他缩头缩得快,因而整个家族侥幸逃过一劫。
师乐安知晓,温家倒台后,朱氏一族为了自保可能会怠慢姨母。但是姨母嫁入朱家二十多年,多少有了根基,即便朱家人给她冷脸,也不会太过分。
更何况朱氏号称“清流之家”,多少得做点清明之事。
结果他们做的事情猪狗不如。
娘家覆灭,姨母悲痛万分。姨母的长子朱瑾得知她生病的消息匆忙请假回来探望母亲,却在半路遇到了流寇拦道,下落不明。
出了这等大事,朱家人不说派人去找孩子,所谓的“小姨夫”反而将养在外头的外室和私生子女接回了家。因着这事,姨母的小女儿也被夫家退了婚,姨母和小表妹被朱家以“静养”的名义送到了馆陶城外的庄子上。
谢昭恨声道:“我听阿娘说过 ,朱焕当年为了求娶小姨,在温府前长跪不起,口口声声说着一生一世一双人,这辈子除了小姨绝不纳妾。结果呢?温家一倒台,朱焕的私生子就跑出来了。”
“好大几个私生子,好狠一个中山狼。真当温家彻底没人了吗?”端王爷起身,杀气腾腾道,“乐安,我要先行一步快马加鞭去馆陶城。”
师乐安连忙说道:“我也同去!”怕谢昭不同意,她快速道:“你是男儿身有些事不方便做,但是我可以。而且我已经学会了骑马,多垫几层垫子,问题不大。”
“对了王爷,我们除了要给姨母撑腰之外,还要派部曲去找表兄的下落。”师乐安正色道,“姨母现在可以没有姨夫,但是不能没有孩子。”
谢昭正色颔首:“还是乐安想得周到。”
馆陶城南有一片起伏的丘陵,这里风景优美,城中达官贵人和富户们不少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