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拍打着实验室的窗户,深圳的雨季如期而至。卓西度盯着频谱分析仪上的波形,薛敏的发现确实惊人——雪花芯片正在持续发射一个极其稳定的768ghz毫米波信号,调制方式前所未见。
\"这个频段\"林子豪调整着仪器参数,\"太特殊了,民用通讯根本用不到这么高的频率。\"
\"军用呢?\"卓西度问道。
赵志刚摇头:\"我国现役装备也没有这个频段。倒像是\"他突然顿住,看向门口。
秦主任带着一位陌生女子走进实验室。女子约莫三十岁出头,金色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蓝色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身上套着一件不合身的深色雨衣。
\"卓总,这位是伊琳娜·科瓦尔斯基,列别捷夫教授在基辅理工学院带的最后一个博士生。\"秦主任介绍道,\"她刚通过特殊渠道入境。\"
伊琳娜的汉语出人意料地流利:\"卓先生,教授失踪前给我发了加密邮件。\"她从雨衣内袋取出一个u盘,\"他说如果三天内没有他的消息,就把这个交给中国军方或者你。\"
卓西度接过u盘,触感冰凉:\"你怎么找到我们的?\"
\"教授早就告诉过我深圳卓氏通讯的位置。\"伊琳娜环顾实验室,目光警惕,\"他说这里是东方唯一能理解"极光"价值的地方。\"她的视线突然锁定在频谱仪上,瞳孔骤缩:\"你们已经激活了信使?\"
\"信使?\"薛敏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
伊琳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快步走到电脑前插入u盘。屏幕上出现一连串复杂的密码界面,她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教授设计的双重加密,需要生物特征和密码短语同时验证。\"
密码框下方出现一个指纹扫描区。伊琳娜按下拇指,同时低声念出一串俄语。屏幕闪烁几下,展开一份标着\"信使-7号\"的技术文档。
\"苏联时代的秘密通讯卫星。\"伊琳娜放大轨道参数图,\"1988年发射,官方报道是气象卫星,实际搭载了"极光"计划的实验载荷。\"她指向频谱仪,\"你们检测到的信号,正是信使-7号的唤醒频段。\"
卓西度心头一震。前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