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孙行长和吴行长后,李旭长舒一口气。
两位行长最终达成了妥协:农行的1亿元存款不动,丰收农场今年再往农行存入2亿元;同时在工行开设基本户,上半年存入1亿元。
作为回报,两家银行给予了高利率,各种优惠,并且各给李旭两个安排亲戚的名额——一个总行编制,一个支行编制。
\"李总,这事就这么定了!\"孙行长握着李旭的手,笑容满面,\"明天我就让客户经理来对接。\"
\"我们工行也会派专人服务。\"吴行长不甘示弱。
送走两位行长,李旭揉了揉太阳穴。
他本不想这么高调,但银行给出的条件确实诱人。
利率高是次要的,关键是别的优惠政策很好。
比如专人服务。
银行有时候很忙,处理业务都需要排队,而专人服务,简单快捷。
还有巨额低息贷款。
虽然丰收农场现在用不到,但是如果以后企业扩张,或许就能用到。
至于四个正式编制的名额,李旭倒是不那么在意。
他的丰收农场工资待遇一点也不比银行查。
但是李旭没想到,本地人对于银行等单位的滤镜很深,短短两天很多亲戚都知道了。
初四上午,李旭家迎来了第一波\"求职\"亲戚。
\"小旭啊,还记得我不?我是你三表姑!\"一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妇女提着一箱牛奶两瓶酒进门,\"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哎呀,三妹子,你怎么来了。”
母亲刘桂花急忙上前招呼。
李旭努力回忆,隐约记得这好像是母亲那边的远房表亲,至少有十年没来往了。
寒暄没几句,三表姑就切入正题:\"听说你能安排人进银行?我家小伟今年大学毕业,学的是会计,正合适!\"
还没等李旭回应,又一批亲戚到了。
“大姐,我是大舅姥爷家的二表哥,你还认得我吗?\"一个满脸堆笑的中年男子拉着个年轻人走进门,对刘桂花说道。
“你……”
刘桂花努力回想,终于想起来了,多年前,在大舅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