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这么回事儿,京邮学院去年才有了博士授权资格。每一位博士生,都是学院的骄傲。
怎么可能让博士研究生,到本科教室听课?来本科教室讲课,才是博士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校长道:“以后随你便,只要你按时写论文就行。再写五篇论文同样档次的论文,学校就会授予你学士文凭。
再有十篇文凭,你就可以拿到硕士论文,如果你的论文篇达到二十篇。当然了都是这样的水准,你就可以直接拿到博士文凭了。”
太狠了吧?班主任目瞪口呆:“校长,这个要不了那么多论文吧?”
的确要不了那么多论文,可是校长却想要压榨张羽,想要小张同学贡献的更多。
啧啧啧!在场的学生都替张羽默哀,居然要被学院压榨到极限,这谁受得了?
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人,对张羽羡慕嫉妒恨了。只剩下对年轻人的同情,甚至有点怜悯了。
稍一沉吟张羽笑了:“同样档次的论文也不是不可以,数量上也没有问题。不过我希望学校,给我成立一间实验室。
我要组建自己的团队,希望团队的成员。不限于咱们学校的,专家学者学生辅助我研究,您看怎么样?”
成立一家研究室?校长愣了一下:“那么研究的成果如何划分?毕竟按照你的说法,研究所成员复杂。
这里不只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还有外来的成员,研究室的归属也是个问题吧?”
仅此一点,足见校长还用心了的,人家已经想到了研究室和成果的归属。
这才是负责人的态度,张羽正色道:“希望研究所由我独资成立,然后对那些成员采取聘用制。
跟学校之间是合作的关系,用到学校的场所设备。这些都会给租金,然后获得成果我们三七开。”
不得不说,年轻人办事足够大气。更是大气魄,成立独资的研究所啊!
那是何等的气概?但凡涉及到技术研究,需要的资金都是海量的,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不要说私有企业了,连国家支持的京邮学院,搞研究所都有点力不从心呢。
偏偏张羽根本不在乎资金的消耗:“学校三我们七,但是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