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穿着补丁衣服的青年,快步跑了出来,接过老人手里的东西:
“爹,不是说好了等我去接您吗?您怎么提前回来的?”
“嘿嘿,今天遇到一对心善的夫妻,喜欢我的手艺,一下子买了好几只簪子,赚了点儿银子。”
“对了,我给你娘买了药,快去熬药。”
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儿,也从屋里的跑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笑容:
“爷爷真厉害,我还要帮爷爷雕刻簪子!”
“我孙儿真乖,我还应该给你娘买点刺绣用的丝线,但我实在拿不了,对了,你娘卖绣品回来了么?”
“还没,我娘应该天黑的时候回来。”
“快让她回来歇一天,她天天熬夜刺绣,眼睛都快熬坏了。”
这时,屋子里传来女子苍老的声音:“老头子,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咳咳……”
“吃多少药都治不好,省点儿钱给孙子买些吃的,给儿子买几本书,咳咳……”
“娘,别这么说,您的身体要紧。我看不看书都不要紧。”
屋子里的老妇人:“我儿是有大出息的人,多读几本书,定能金榜题名。”
青年男子语气哽咽,下定决心道:“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金榜题名,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小院虽然破旧,里面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萧祁渊和云璃坐在屋顶上,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陛下,他们这一家人,是逃难来到京都的,没有田地,靠爷爷卖发簪、儿子给人写书信、儿媳刺绣,维持生计。”
“一锭银子,就让他们一家人十分快乐。”
“有时候,一个人快不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是因为他期盼的少。”
萧祁渊微微点头:“与他们相比,朕拥有的实在太多。”
“朕一定会竭尽全力,让天下百姓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云璃莞尔:“陛下雄才大略,一定可以做到的。”
两人飞檐走壁,回到了庙会上,闲逛了一会儿,又遇到了那个卖发簪的摊主。
“终于找到两位了,其实,小老儿那些发簪,根本就不值十两银子,这是多出来的银子,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