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香城坐落在一条河流之上,河水穿城而过,也为城市留下了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
城中种植了许许多多的银杏,这会儿正值花期,雪白的花朵填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极为好看。
城中的最高建筑是临香寺的临香塔,金色的瓦片与雪白的杏花交相辉映,隐隐透着几分神圣祥和的韵味。
杨昭一行人来到临香城已有两日的功夫,和原本预想的一路杀将过去不同,来到此处才发现事情比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临香城之中生活着数万民众,无一不是礼佛拜佛,就连杨昭等人落脚的客栈也是如此,从老板到小二均是佛宗信徒,提供的吃食菜肴也全都是些清汤寡水的素食。
而且,尽管用灵识可以查出这些民众都被种下了草种,但经过简单的交流之后,杨昭他们便了解到,临香城之中并未发生如清泉寺严家村那样的惨剧。
这里的人们非但没有出现寿命衰减,病痛交加的状况,反而身体健康,寿元绵长。
除去意外身死的那些,临香城里七八十岁的老者依旧身强体壮,平均寿命已然来到了接近百年的样子。
如是遇到了些病痛,去那临香寺求助,得了些法师们赐下的丹药,很快便药到病除。
而他们体内的草种也只有在载体死亡之后才会生长出来。
对于这样的现象,临香城的居民不但不认为这是什么诡异怪事,反而认为是虔诚之心得到善报,方才在坟墓上长出各种奇花异草。
这样的认知令杨昭等人极为无语。
无论这种的状况在他们看来多么离谱,但都是在临香城上万年的历史中一直传承下来的。
临香城的人民,是站在佛宗那一边的。
即便是杨昭等人给他们讲述严家村村民的苦难遭遇,大概率换来只有听者对严家村的指责,“心不诚才会遭到报应的”。
“所以,清泉寺周边的村子出现的灾难,完全是因为慧明等人竭泽而渔导致的。”
这就是杨昭等人在临香城待了两日后,得到的最大收获。
也正如他们的猜想是一样的。
清泉寺地处偏远,周边村落不多,村民数量较少,迫于上缴份额的压力,才用了些手段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