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元1903年8月1日,我在大清的东北见证了地方政府第一次发行货币,虽然这个不被他们称为货币,但却在行使着货币的一切权力,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这是地方政府为了突破金融束缚的一次伟大尝试,我们视目以待,这个所谓的‘货币’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呢?”——摘自《字林西报》东北特派记者成实的评论员文章。
“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地方政府居然发行货币了,哦不,他们不管这个叫钱,叫国家建设债券,这在以前的大清朝是无法想象的。东北率先发行了大清朝地方政府第一版货币,或者说是债券,其它省份会不会跟进。朝廷今天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明天还会不会有什么动作呢?这是所有大清子民都关心的问题。”——摘自上海《申报》记者余北风的文章。
“大清满洲地区开始发行了一种叫‘国家建设债券’的类似货币的债券,虽然它不是真正的货币,但是却在行使着货币的一切权力,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它会被‘扶正’的。当然,这不是我想说的,我真正想说的是,满洲地区发行货币,这说明满洲经济有了自己造血的功能,拥用丰富的资源和全国源源不断涌来的人口,满洲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年内不可限量。”——摘自日本《朝日新闻》常驻满洲朝阳县记者船木正之的“满洲快报”。
东北发行货币,这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然,其它省份也想试着发行债券,但没有想到东北的动作这么快,就仿佛是他们早就做好了发行的准备一样。但不管怎么说,东北走在了其它省的前列,如果朝廷没有什么反应,其它省也将陆续开始发行自己的地方债券,东北的国家建设债券在老百姓心中的认可度非常高,纸币票面精美亮丽,硬币设计也非常的实用。由于平时的交易大部分在十两以下,所以老百姓平时用的都是硬币,这和以前用铜钱没什么分别,而且比以前更好计算了。
最近德国和美国都在朝阳设立了领事馆,两国的领事也同时见证了东北发行的新币。当两国领事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最近发行的新币自然而然的成为他们最关注的话题。
美国驻朝阳的领事凯奇手里把玩着一枚100文的硬币对德国驻朝阳领事乔纳斯说:“看到了吗?多么精美,多么漂亮,像个艺术品,我们两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