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长安国际会议中心的量子穹顶下,全息投影将全球地图染成深浅不一的蓝金色。李浩哲站在环形会议桌中央,看着智能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申请数据——近三个月,申请加入大唐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盟友体系的国家已突破八十个,是往年同期的五倍。
“总统,新一批申请国的资料已完成初步筛查。”智能助手的声音带着电子音特有的严谨,穹顶瞬间降下十五道全息光柱,每个光柱中都悬浮着不同国家的三维模型与数据图谱,“但其中有三十七国存在明显的文明适配性冲突。”
李浩哲的目光扫过某个中东国家的投影,那里的社会结构数据与大唐联邦制的底层逻辑呈现出尖锐的红色矛盾。“就像给骆驼套上赛马的鞍具。”他调出该国近期的政治新闻,画面中民众正在抗议政府照搬大唐的智能政务系统,“他们的传统部落体系与我们的议会制度完全不兼容。”
这时,外交部长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会议桌另一端。他的背景是罗马共和国的万神殿,身后的智能屏幕上正在对比罗马与大唐的盟友合作成果:“李总统,罗马的经验证明,深度文化融合才是合作的基础。我们与他们共同开发的量子考古技术,正是建立在对彼此文明的深刻理解之上。”
李浩哲点点头,调出一份特殊文件——《盟友准入白皮书20》。这份长达十万字的文档,不仅涵盖经济、科技等硬性指标,更包含对申请国文化基因、社会契约精神的深度评估。“看看这个案例,”他放大北欧某国的检测数据,“他们的国民信用体系与我们的共富积分制存在78的契合度,但教育理念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可能导致政策执行偏差。”
长安大学的实验室里,数百名ai专家正在调试“文明适配度检测仪”。巨大的量子计算机吞吐着数据流,将申请国的历史、哲学、艺术等维度的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图谱。“这个系统能预测未来十年合作中的潜在冲突。”首席科学家指着屏幕上不断变幻的色彩,“比如某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与我们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根本性分歧。”
在北美大陆的唐裔社区,一场草根辩论正在进行。老华侨们围坐在智能茶桌旁,全息投影中播放着各国申请加入的新闻。“当年先祖们在新大陆立足,靠的是开放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