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71章 千古一帝的多维镜像(1/2)
    2021年8月27日晚,长安首都未来城区的别墅书房被月光浸染成琥珀色。李浩哲推开雕花木门时,悬浮在半空的全息书架自动检索出《史记·秦始皇本纪》,泛黄的竹简投影在智能玻璃幕墙上沙沙作响,与窗外晚风拂过竹林的声音交织成历史的回响。

    “又在研究千古谜题?”马婉婷端着银质托盘走进来,青瓷碗里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她身上的改良唐装袖口绣着量子线路纹样,指尖轻点桌面,书房的智能灯光便调至暖黄色,“这次是为联邦制度找历史注脚?”

    李浩哲摘下智能眼镜,镜片上流转的时空数据渐渐消散:“在梳理古代思想融合时,总绕不开秦始皇。后世对他的评价太片面了——暴君、酷吏、焚书坑儒,可这些标签背后,藏着被忽视的文明火种。”他调出三维沙盘,咸阳城的虚拟模型在月光下缓缓升起,宫阙楼阁间穿梭着携带墨家机关术的工匠虚影。

    马婉婷将莲子羹放在全息操作台上,羹汤表面倒映着跳动的数据流:“就像兵马俑代替人殉?我记得考古发现显示,这些陶俑的面部表情、铠甲细节,甚至发丝纹理都各不相同,简直是墨家‘尚巧’理念的具象化。”

    “不仅如此。”李浩哲抬手划过沙盘,咸阳城的街道突然亮起荧蓝色的光轨,“墨家研制的‘隐灯’技术被应用于城市照明,法家制定的《工律》确保兵器制造标准化,儒家的礼仪规范融入宫廷制度。秦始皇的‘大一统’,本质上是诸子百家思想的第一次系统实践。”

    全息投影突然切换成对比画面:左侧是秦朝民居复原图,青砖灰瓦的院落井然有序;右侧则是汉朝初期的茅草房聚落,泥泞的村道与简陋的木栅栏形成鲜明反差。“你看,”李浩哲调出地质勘探数据,“秦朝的建筑技术已实现规模化烧制砖瓦,可到了汉朝,受‘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政策影响,工艺反而出现倒退。”

    马婉婷搅动着莲子羹,勺柄碰撞碗沿发出清脆声响:“但历史课本里,秦始皇始终是个负面典型。”

    “因为评价体系本身就带着后世的偏见。”李浩哲调出历朝历代的文献批注,红色的批判文字与蓝色的辩护观点在虚空中激烈碰撞,“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家话语权主导历史书写,秦始皇的法家治国自然成了‘暴政’的代名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