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开办书院的目标,我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筹备之旅。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地点。我踏遍了山川湖泊,访问了无数的城镇村庄,我心目中的书院地址,一定要清净,这样才有助于养浩然之气,但是又不能与世隔绝,因为文人修炼基本是入世修炼。最终在一座宁静而美丽的山脚下,发现了一处宽敞且充满灵气的院落。这里四周绿树环绕,溪水潺潺,远离尘世的喧嚣,是修行的绝佳之地,但是又距离城镇的路程不至于太过于遥远,普通人半天的路程将会到达附近的城镇,修行者所用时间更加的少,这也就防止普通人无法来到书院,为书院源源不断的提供种子。
接下来是资金的筹集。我拿出了自己多年来为官以及征讨妖族的积蓄,但这对于一所书院的建立远远不够。于是,我开始四处奔走,向一些朝廷中富有的商人和名门望族寻求资助。起初,很多人对我的想法持怀疑态度,认为文人修行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愿意投资。但我并没有气馁,凭借着对文人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终于打动了一些有识之士,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为书院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还需要招募优秀的教师。我向各地的文人学者发出邀请,尤其是那些为官之后乞骸骨在家的朝廷大臣,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希望他们能够加入我的事业。但由于文人修行体系尚处于新兴阶段,很多人对此持观望态度,或者担心这个冒险的举动会影响自己的声誉。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几位志同道合、勇敢无畏的学者愿意与我并肩作战,他们有的擅长文气的基础教学,有的精通心境的修炼,有的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教材的编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我和教师们日夜钻研,参考了大量的古籍文献,结合自己的修行经验,精心设计了从文童境到文进士境的一系列课程和练习。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书院终于初步建成。崭新的教室宽敞明亮,里面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图书馆里收藏了丰富的书籍和珍贵的文献;学生们的宿舍温馨舒适,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环境。
当招生的消息传出后,如同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千层浪。来自各地的有志之士纷纷慕名而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