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北周大军抵达前线,而此时水川,煌月两座城池已经被东虞占领。
大司马玄真亲自领兵,连赢两场,打的敌军落荒而逃。
他果断乘胜追击,奋起夺回水川。
东虞大军被逼的步步后退,退守煌月城内。
长亭道口。
北周军心振奋,正要进入长亭古道,罗定冶左右观察地形,心中担心有诈,开口劝玄真:
“大司马,谨慎为上,当心是诱敌深入。”
玄真睨了罗定冶一眼,冷哼了声。
“打仗讲究气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军战意正浓,连胜在即,你却让我停下,是何居心?”
玄真骁勇,但却容易意气用事。
武帝派罗定冶为副将,一是想分化玄真在军中的威势,二也是担心玄真会冲动中计。
“大司马,我看罗副将是自己胆小,也不想别人立功。”
“就是,打仗何须怕死,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又何妨。”
“罗副将如此怯弱,大司马,不如就让他回去好了,省得在这里唧唧歪歪,扰乱军心。”
将领中已然有人打红了眼,迫切想要退敌立功,保家卫国,夺回城池。
况且少一个人分战功不好吗?
罗廷昭一身盔甲,骑在马上,手握长矛,跟在罗定冶左侧。
罗廷煜在右侧。
两兄弟听闻他人对父亲的嘲讽,心中多有不平。
罗定冶却极其稳的住。
“大司马,虽说兵贵神速,可连赢几场,我军受伤的也不少。
长亭古道,两岸高崖,若是在此处设有埋伏,一旦进入,我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何不再多等几日,趁机休整,城内粮草总有用完的一天,不如设法截断对方的粮草运输。
困守在城内,没了粮草,他们早晚会退,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罗定冶一通分析,玄真瞥了他一眼,远望煌月城,再抬头看看四周地形,心中也有了惊疑,于是宣布原地扎营。
……
傍晚。
军帐内。
罗氏父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