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齐心协力修复岛屿防御设施、编纂医书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却悄然浮现。编纂医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岛上的资源有限,尤其是用于记录的纸张和笔墨。随着工作的推进,这些物资逐渐短缺,严重影响了编纂的进度。
林半夏和巫医派长老为此忧心不已。他们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一位杏林盟弟子提出:“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用岛上的植物纤维制作纸张,用一些特殊的汁液来替代笔墨。” 林半夏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于是立刻组织弟子们进行尝试。
他们在岛上四处寻找合适的植物,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一种宽大叶片的树木,其纤维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制成较为耐用的纸张。而一种果实的汁液,经过熬制和调配,也能作为书写的墨水使用。
然而,就在物资问题刚刚得到解决时,医书编纂的内容又出现了分歧。中医和南洋巫医派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在融合的过程中,双方对于一些病症的解释和治疗方案难以达成一致。
例如,对于一种岛上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是风邪侵袭、湿热内蕴所致,主张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方剂治疗,如消风散:荆芥三钱、防风三钱、蝉蜕二钱、牛蒡子三钱、苦参三钱、苍术三钱、知母三钱、石膏三钱、当归三钱、生地三钱、胡麻仁三钱、木通二钱、甘草一钱。而南洋巫医派则认为是受到恶灵诅咒,需要通过特定的净化仪式和涂抹神秘药膏来治疗。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编纂工作陷入了僵局。林半夏深知,这样的分歧如果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医书的编纂,甚至可能破坏两派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
于是,她决定分别与两派的核心成员进行深入沟通。她先找到中医弟子们,耐心地说:“我们此次编纂医书,目的是融合不同医道文化,取长补短。南洋巫医派的治疗方法虽然与我们不同,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多年,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
接着,林半夏又与巫医派的长者们交流:“我们尊重贵派的信仰和传统疗法,中医的理论和方剂也是经过数千年实践验证的。我们不妨将两种观点都记录下来,让后人去研究和验证,这样或许能为医道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