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咸阳宫的夏日闷热难耐,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秦始皇嬴政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手中紧握着徐福出海求仙归来的密报。密报上说,徐福一行人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未能找到仙山,也未能求得仙丹。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失望,他用力将密报摔在地上。
“徐福这逆贼,竟敢欺君罔上!”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满是威严与怒火。
大殿之上,大臣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此时,中车府令赵高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步,低声说道:“陛下,徐福此次出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却空手而归,实在罪不可恕。不过,坊间传言,徐福并非真心求仙,而是另有图谋。”
嬴政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赵高:“你且说来,他有何图谋?”
赵高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陛下,听闻徐福暗中将我大秦的冶炼、农耕技术传于海外之地,甚至在那日本纪伊半岛自立为王,号‘神武天皇’。”
嬴政闻言,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竟有此事?若属实,朕定要将他千刀万剐!”
而在咸阳城的一处隐秘宅院里,一位老者正坐在书房中,看着手中的古籍,若有所思。他叫淳于越,是一位儒家学者,对“焚书坑儒”一事耿耿于怀。
“先生,您又在想‘焚书坑儒’之事了?”一个年轻的书童走进书房,轻声问道。
淳于越放下手中的书,长叹一声:“是啊,正史将陛下描绘成一个残暴的君主,因思想镇压而‘焚书坑儒’,可我总觉得其中另有隐情。”
书童好奇地问:“先生,难道还有别的说法?”
淳于越微微点头:“我曾听闻一些野史传言,陛下焚毁的大多是六国史书与反秦言论,那些医药、农书都得以保留。而所谓的‘坑儒’,实则是处决了460名诈骗求仙经费的方士,并非儒生。只是这一事件被后世的汉代儒生刻意渲染,成了抹黑暴秦的利器。”
书童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竟有这等事?那先生打算如何?”
淳于越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我想将这些真相公之于众,还陛下一个清白,也让后世之人能了解真实的历史。”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