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只是初步的发现,对于机关的整体构造和复杂的运作原理,李东和团队依旧毫无头绪。回到研究室后,李东整日埋首于古籍之中,试图找到关于秦始皇陵机关的记载。终于,在一本古籍的残页中,他发现了一些模糊的线索,上面提到机关的运作与一种名为“子午锁”的机械装置有关,通过巧妙的齿轮和杠杆组合,实现机关的触发与控制,但具体细节并未详述。
与此同时,团队对秦始皇陵水银系统的研究也在同步进行。他们利用最新的探测技术,对陵墓内部的水银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扫描,发现水银的流动并非毫无规律,而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循环模式,这让学者们更加好奇其背后的运作机制。
李东的好友,物理学博士刘海,听闻此事后,决定加入研究。刘海对古代机械和物理原理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水银系统的运作或许与古代的水利和气压知识有关。他们一起绘制了无数张图纸,模拟了各种可能的管道系统和动力来源,但始终无法完美解释水银的循环现象。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李东偶然在一个古玩市场发现了一个古老的青铜盘,上面刻着一些与秦始皇陵壁画相似的图案,其中有一幅图似乎描绘了水银系统的一部分。他如获至宝,带着青铜盘回到研究室,与团队成员仔细研究。经过一番解读,他们发现图案中的管道连接方式与之前的设想有所不同,而且似乎暗示着一种利用地势落差和虹吸原理来驱动水银流动的方法。
受到这一发现的启发,李东和刘海重新设计了水银系统的模型。他们用玻璃管道模拟地下通道,用水代替水银进行实验。经过多次失败和调整,他们终于成功模拟出了类似秦始皇陵水银系统的循环流动。这一发现让整个团队为之振奋,他们离真相似乎又近了一步。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时,却遭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仅凭一个青铜盘和一些推测,不足以证明秦始皇陵水银系统的运作原理,而且古代的技术水平是否能够实现如此复杂的系统,仍然存疑。
面对质疑,李东没有退缩。他决定再次深入秦始皇陵进行实地验证。这一次,他们带着更先进的微型探测设备,小心翼翼地进入陵墓内部。在靠近水银区域时,他们利用微型机器人携带探测仪器,深入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