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英明的领导下,华夏大地迎来了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部落不断壮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田里,庄稼连年丰收,仓廪充实;集市上,交易日益频繁,各种新奇的物品琳琅满目。
然而,随着生活的富足,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作为黄帝手下主管财务的官员,隶首每日都要面对堆积如山的账目。在那个时代,人们采用结绳计数的方法来记录财物收支、人口增减以及物资储备等信息。但随着事务愈发繁杂,结绳计数的弊端愈发明显。
一天,隶首望着堆满屋子的结绳,愁眉不展。部落与周边氏族的贸易往来增多,光是记录交换的物品数量和价值,就需要大量的绳子,且极易混淆。清点物资时,面对错综复杂的绳结,隶首常常要花费一整天时间,还难免出现差错。若遇上物资调配,要根据结绳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数量,更是难上加难。
看着这些混乱的绳结,隶首深知,若不找到一种更高效准确的计数方法,必将影响部落的管理和发展。于是,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从那以后,隶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整日在部落中游走,观察人们的生活,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有一次,隶首看到孩子们在沙滩上用石子记录游戏的胜负。他们每赢一次,就往一个小坑里放一颗石子,输了则拿走一颗。这个场景让隶首心中一动,他想:石子比绳结更加直观,也便于摆放和移动,是否可以用石子来计数呢?但石子容易丢失,且难以长时间保存记录。
又有一天,隶首在河边看到一只乌龟,龟壳上的纹路清晰且有规律。他盯着龟壳看了许久,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龟壳坚固,不易损坏,如果能在龟壳上标记数字,再配合类似石子的东西来计数,或许可行。这个想法让隶首兴奋不已,他觉得自己离解决问题又近了一步。
回到家中,隶首立刻找来龟壳,尝试在上面刻画符号。但刻画过程并不顺利,龟壳质地坚硬,符号难以清晰呈现,且刻画的符号也不便于快速识别和计算。隶首再次陷入了困境,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寻找改进的方法。
就在隶首为计数方法绞尽脑汁时,部落中一位老者的珍珠项链给了他新的启示。那串项链由大小均匀的珍珠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