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李建国没再找到和虞宛央搭话的机会。

    火车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虞宛央感到肚子开始抗议了。

    “小霞、小芳,已经中午了,我们去餐车吃点东西吧。”

    这是她们昨天晚上商量好的,以后在外面就不用一口一个同志,太生疏了。

    陈凤霞立刻点头:“好的,虞……央央。”

    “我留下看行李,你们给我带点过来就行了,随便什么,我不挑,”王芳明说道。

    “行。”

    虞宛央和陈凤霞走出软卧包厢,沿着狭窄的过道朝餐车走去。

    硬座车厢与软卧车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汗味、食物的味道,还有浓烈的烟草味。

    车厢里的座位是简单的木质长椅,上面铺着薄薄的垫子,坐久了难免让人感到不适。

    过道上站满了人,有的靠在座椅旁,有的干脆坐在自己的行李上。

    车厢里嘈杂声不断,小孩的哭闹声、大人的交谈声、还有偶尔传来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车厢的窗户半开着,风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田野、村庄、远处的山峦,像一幅流动的画卷。

    再往前走,虞宛央看到一位老人正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布包里拿出一个铝制饭盒,里面装着几片咸菜和一块馒头。

    老人慢慢地吃着,动作显得有些吃力,但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神情。

    这是虞宛央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真的回到了华国。

    并且还是70年代的华国。

    走过几节车厢,她们终于来到餐车。

    餐车车厢只有用餐的人才能进来,饭菜价格也不算便宜,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自备干粮。

    所以餐车里的环境相对安静一些,座位上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人。

    虞宛央和陈凤霞走进餐车,立刻有乘务员迎了上来,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两位同志,想吃点什么?”

    虞宛央接过餐单,扫了一眼,点了红烧肉、溜鱼段、炒黄瓜、土豆丝和冬瓜汤。

    她转头看向陈凤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