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转盘旁边,用力一转。

    转盘飞速的旋转起来。

    从快到慢,再到停下。

    两个人凑过去,看到指针停在细粮票一栏上。

    转盘闪了闪,格子里吐出几张细粮票来。

    沈穗数了数:“一共六张,全是一市斤的,全国通用的。”

    这个年代,票券相当于第二货币,其中粮票又是重中之重,毕竟不管什么时候,吃饱才是人生第一大追求。

    温南州拿过一张来看了看:“防伪标记也是真的,拿出去就能用。”

    他心里快速的算着账,按照现在的换算来说,一斤细粮能换五斤到十斤不等的粗粮,六斤细粮最低也能换三十斤粗粮。

    够一个没有工作的成年人一个月的定量了。

    “不错不错嗷。”

    夫妻两个都很满意。

    第二次,是沈穗转的。

    这一次指针停在了画着一元钱纸笔的那一栏上。

    最后吐出了四张一元纸币,就是四块钱。

    要知道,温南州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二十二,这赶上他五天的工资了。

    钱有了,票有了。

    第三次转,还是沈穗。

    运气就一般,只转到一块香皂。

    她也不失望,这就很好了,要什么自行车。

    能复活,温南州还在,还有个金手指保证他们吃穿不用愁,就很幸福了。

    至于老祖宗说的那什么早日传宗接代,让温家多子多福,她会的。

    但是着什么急啊,她现在才是个十九岁的水嫩嫩的小姑娘。

    巧了,温南州也不急。

    他收起转盘,郑重其事的说:“老婆,老祖宗那话你听听就算,你还小,这么早生孩子对身体不好。”

    上辈子他和穗穗都是孤儿,两个人互相扶持着长大,又结为夫妻,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自家老婆最重要的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从今天的分家的情况来看,温家不像原主记忆里的那样太平,我总感觉老头子,今天就是奔着咱俩来的,想把咱俩赶出去。”

    老头子早上那一出,话说的是相当漂亮,可最终目的呢,要不是老太太横插一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