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她家两孩子也才十来岁大,没有亲娘在身边,也不知自个在家能不能行。

    “这个大可以放心,左邻右舍打声招呼,帮着照看着点,我也会时不时过来看一眼,都是大小子了,快娶媳妇的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周秀兰也连连点头:“对对对,他们也都不是小孩子了,自己在家弄些饭菜吃,没有问题,我只是担心,没有我在家,到时候春耕下地干活,不知他们能不能种好地。”

    他们家主要收入,也就是地里的收成,若是春耕时没种好地,秋收能收到多少粮食就不好说,家里没粮吃,那可是大问题。

    “这个不用担心,到时候若是家里这边忙不过来,你也可以休几日假回来帮忙,不过我觉得用不着你自个回来,到时候可以找人来帮忙干活,给点钱出去,倒是比你自个下地种要强。”雇人干活这事儿,杜青娘是比较有经验了。

    不过周秀兰显然是没习惯这个,顿时直摆手:“自家地里的那点农活,哪还用得着花钱雇人来做,这不成。”

    苏婆子就笑了一声,道:“这有什么不成的,去年秋收那会儿,村里好几家不都是花钱雇人干活么,我跟家里也商量好了,到时候他们忙生意不用停,地里的活儿,打算雇人来做,到时候你若是有需要,跟我说一声就行,都不用你自己去找人了。”

    杜青娘听着,也不由笑道:“你老人家现在也挺会打算的,这样确实挺好,赚钱没落下,地里的活儿也有人帮着干了,主要是省事。”

    村里很多人都不太会想,总觉得花钱请人来干活很吃亏,觉得那钱明明可以不用花,但却没细想,停下手里的生意下地干活,其实更不划算,往外跑一天赚到的钱,都可以雇好几个人干活了。

    “可不是嘛,我家老头子和光理,他们父子俩一天也能赚不少,让他们回来下地,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苏婆子说着这话时,又抬眼看向周秀兰道:“这个账你也可以算算,你一个月拿五百文的工钱,若是用半个月的时间来下地干活,就少拿二三百文钱,但你若是用这个钱来雇人下地,自个不用受累,岂不是更划算!”

    她这是特意学过算账的,现在是算得又好又快。

    但周秀兰却是大字不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