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点事儿吧,就免不了要多与人商议一下,就怕自己一个不注意,没有把控好全局,到时候就不好收拾了。

    “我也清楚大致是这么个事,但心里总有些放心不下。”在这方面,他自觉得,没法跟杜青娘比,特别是对方的这份沉稳,他动不动就要心慌一下,而对方却是特别沉得住气,是半点不慌。

    想到这些,他也颇觉汗颜,他一个男的,还这把年岁的人,却比不得人家一个年轻人沉稳。

    “放心不下才是正常的,若你万事不管,那我才要着急了。”杜青娘笑道。

    杨木匠也跟着笑起来,他哪可能万事不管,毕竟进出都是真金白银,每天花出去的钱可不少,哪可能做到不在意的,也正是越在意,才越放心不下。

    “我们这些手艺人啊,经自己手里办的事,就绝没有不上心一说,也正因为太上心,所以也就跟着操心了。”

    之前他还说,大儿子开铺子的事,他不管的,但事到临头,又哪可能真撂手不管。

    “你这样才好,负责任啊!”

    “这些事情,那当然得负责,不负责,得成什么了?”杨木匠摇了摇头。

    说完,他就又道:“不过,县城铺子里的积木是不好卖了,但接下的木工活更多了,我都担心有些做不过来。”

    削木头的活儿,现在全交出去给别人做了,他们父子带着几个帮工的,每天都在忙活打家具,若是生意一直这么好的话,他都在想着,要不要正经多收几个徒弟了。

    只是收徒弟的话,也不是小事儿,有句老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他自个倒不愁会被饿死,但他两个儿子就难说,万一徒弟手艺比他们好,抢了他们的生意,那也不好说。

    “若是实在做不过来,可以再多找些人来帮忙,做些基础的活计。”

    杜青娘想了想,便又道:“再或者,也可以把一些活儿,交给别的木匠师傅去做,做好了你这边验一下货,看着没什么问题,就可以交货给客人了。”

    外包嘛,这种事情,在后世是比较常见的,只是这时代的人,也不知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操作模式。

    天色渐晚,三辆牛车从村口缓缓行近。

    “光瑞小子,你们回来了啊,今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