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儿媳妇,方氏也撇了下嘴,自己生的当然自己疼,儿媳妇那边是什么心思,她也很明白,有心想帮衬些女儿,却又不想让家里闹得难看,好在这孩子自己心里有成算,陈家那边的钱财,都把持在手里,即便再嫁,也有丰厚的嫁妆。

    听到这些话,宋秋花也冷笑了一声:“我自己手里有钱,不会占家的便宜,回来也只是从家里出嫁而已,让嫂子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

    手里有钱,她自然底气就足,不只是在娘家有底气,就是嫁去婆家,她同样有底气,这就是钱财带来的好处。

    方氏就点了点头:“你这样我就放心了,只是你虽然是嫁去你姑姑家里,但手里的钱财,也得捏在自己手里,可别傻呼呼的交出去,你看看前头那位是什么下场,你心里得有数,就算是亲姑姑,那也得防着些……”

    “阿娘,我又不是不知事的小姑娘,自己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心里还能没数,你就放心吧,卖地的那些钱,我又全部买了地,只是离着村里有些远,到时候管理要费点劲儿,卖房子的钱,还有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就置办些嫁妆,留些在手里花用,只要有那些地在手里,我往后的日子就差不了。”

    独自过了那么些年,很多事情都看得清楚得很,也很明白只要自己手里有钱,日子怎么都能过,并不需要太过依赖夫家,如今嫁给表哥,也都是自己人,倒是不用怎么防备。

    见她说得有理有据的,方氏也放心多了。

    “你心里有成算,我就放心了,虽然是嫁去你姑姑家,往后你姑姑也是婆婆,对她要恭敬些,不要闹得婆媳不合。”方氏提醒道。

    这一点,宋秋花还真没有担心过。

    “阿娘,你也是知道的,我从小姑姑就疼我,每次回娘家来,不是给我买吃的,就是买料子给我做新衣裳,就算后来嫁了人,我与她离得近,逢年过节的礼也没断过,多少年都亲亲热热,又哪能处不好?”

    “你也别太想当然,这做姑侄跟做婆媳,还是有些不同的,反正,你要多恭敬些,别惹得她不高兴,往后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过。”

    “我心里有数呢,阿娘,你这操心得有些多余,好端端的,我又哪会惹姑姑生气,必然事事顺着她,一家子过得和和睦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