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不会跑去说些丧气话,故意打击他的积极性,年轻人嘛,也只有吃过苦头了,才知道更稳重。
“不是说要过去学记账吗,还不去?”杨木匠问了一声。
说起来,他也挺佩服杜青娘的,什么都懂一点,会画家具的图样,还会记账,甚至现在还做着别的营生,别说女人,男人都没有她能干。
杨大郎便放下手里的工具,看了眼外面的天色,点头道:“那阿爹我现在过去了,家里的活儿就辛苦你和二弟了。”
这话说得,好像活儿全靠他一样,杨木匠瞪了他一眼,道:“赶紧去吧,认真点学,别以后把账记得稀哩糊涂的。”
做生意的人,最忌讳不把账做清楚明白,明明没有贪钱,但你这账做得不明不白的,人家都要怀疑你是不是中饱私馕了。
“阿爹,你就放心吧,杜嫂子教的东西简单容易学,用不了几天我就能学会。”
说起记账这种事情,他以前总觉得很复杂、很麻烦,但现在跟着学后,才发现,其实很简单,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杜嫂子跟他说,这法子简单易学,跟别的账房记的账不一样。
但他觉得吧,只要能记清楚就好,跟别的不一样就不一样吧,反正只要他们自己能看得明白就好,用不着别人也能看得懂。
杨木匠点了下头,也不多说什么,只朝他挥了挥手。
杨大郎便过去杜青娘家里,几个孩子在外面玩了一圈回来,这会儿跟着她念了几句三字经,随后就自己在那里,或是默记,或是在沙盘里写上几笔加深印象。
他这里一过来,杜青娘便开始教他算数,做生意算术必须得好,要是账都算不清,这账就没法做了。
村里大多数人都没有系统的学过,所会的也都是日常生活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比较简单的都能算得清楚,但数目一大,就越算越糊涂了,上过学的人,倒是懂得多一些。
像村长这样读过几年书的人,就属全村最厉害的,很多时候大家算不清的账,都会去找村长帮忙算。
杨大郎今年也就十八岁,人年轻又机灵,学什么东西很快,她这边一教他学认数字,很快就学会,再教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他差不多也是一学就会,当然,也不能说是天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