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的目光落在条案上放着的小木箱。

    六篇儒家典籍,虽不至于用马车拉,但至少也要满满当当堆放在整张条案上吧。

    “师弟,难道你说的六篇典籍全都藏在此箱之中?”

    淳于越不作回答,神秘一笑,慢慢打开木盒,如同捧神物一般从里面拿出一本《论语》。

    伏生面露疑色,眉头紧锁,问道:“此为何物?”

    淳于越嘴角已经彻底压不住了:“此物名为纸质书,上面是印出来的《论语》,还有陛下的亲笔注释。”

    众人沉默不语,有震惊,有疑惑,所有的目光都停在淳于越手中的《论语》上。

    那本书在他们看来实在太小了。

    不过这也不算多稀奇的事情,若用锦帛书写,也能做到将论语和注释都写下来。

    淳于越小心翼翼地将《论语》放在条案之上,翻开一页,然后退到一旁:“诸位请看,若以此物为载体,是否阅读起来更为方便,也更容易携带和传承?”

    众博士纷纷上前,将条案团团围住,他们看到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一个个内心激动不已。

    伏生向前伸了伸手,手掌颤抖,似乎又怕玷污书籍,又颤颤巍巍收了回来。

    淳于越在人群外面,说道:“陛下说了,等百姓都能衣食无忧,国力富强之后,此书可一日印出万册,甚至十万册,用于教化万民。”

    可一日印出万册,甚至十万册?

    伏生他们看到纸质的《论语》后,已经被惊住了。

    当年秦始皇从齐鲁儒生中征招博士七十人,能入嬴政法眼的,都不是蠢蛋。

    他们看上一眼便知道这种名为纸质书的对传承学识的意义有多深远。

    伏生用指腹轻轻地抚摸着书的一角,再抚摸上面的字,好像之前淳于越一样入了神。

    “皇帝亲自为儒家典籍作注释……”伏生感叹不已。

    淳于越这个时候说道:“陛下还说,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百姓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天下百姓都深谙礼义廉耻,天下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罪犯,百姓的生活也会跟着好起来。”

    叔孙通回过头,更激动地问道:“陛下当真这么说?”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