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化解侵权与场地危机后,“李太白诗朗诵巡回表演”愈发顺风顺水,李逸风的《将进酒》醉剑朗诵更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节目,吸引着无数观众慕名而来。
随着知名度的飙升,他们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诸多邀请,这让李逸风等人意识到,诗词文化的传播正迎来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逸风,你看这些邀请,既有来自国内各大文化名城的,也有不少国外文化机构抛来的橄榄枝。这可是将李白诗词文化推向国际的好机会啊!”苏然兴奋地将一叠邀请函递给李逸风。
李逸风接过邀请函,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是啊,这是个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让李白的诗词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然而,要走向国际并非易事。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差异,如何让外国观众理解并欣赏李白诗词的魅力,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诗词翻译是个关键,我们需要找到精通中英文且对诗词有深刻理解的译者,将李白的诗词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外国观众。”林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没错,而且舞台表现形式也得适当调整,既要保留李白诗词的原汁原味,又要融入一些国际化的元素,让外国观众更容易接受。”陈宇也补充道。
李逸风点头表示赞同:“大家说得都对。我们还要对各国的文化习俗做深入研究,避免出现文化冲突。这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齐心协力。”
林婉儿在一旁认真倾听着大家的讨论,她灵机一动:“我觉得可以在表演中加入一些多媒体元素,比如用动画展示诗词中的意境,或者播放一些与李白生平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帮助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诗词背景。”
李逸风眼前一亮,握住林婉儿的手:“婉儿,你的想法太棒了!这样既能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又能让外国观众更直观地感受诗词的魅力。”
在确定方向后,众人迅速行动起来。
林悦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几位在诗词翻译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他们对这个项目也充满热情,欣然加入团队。
苏然则负责与各国文化机构沟通,确定演出的具体事宜,包括场地、时间以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