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公主府飞檐时,婉宁正在临摹《快雪时晴帖》。松墨捧着茶盘进来,檐角铜铃恰被夜风撞响三声——这是庸王车驾到朱雀街的暗号。
\"殿下,庸王说您违了当初誓约。\"侍女春桃展开赤金凤纹大氅,\"要闯进来讨说法。\"
婉宁笔锋未停,雪浪纸上\"永和九年\"的\"九\"字拖出凌厉折钩。
赵邺的亲王剑柄叩在书桌案上,震得茶盏中茶荡起涟漪:\"阿姐当初答应护丽娘娘周全,如今人在皇陵咳血,这便是长公主的守信之道?\"
\"玉清观距皇陵三十里,殿下该重修地理志了。\"婉宁将两份奏折并排展开,\"倒是庸王私调十二卫围府,这奏章上的批红墨迹未干呢。\"
赵邺瞳孔微缩——左侧奏折正是他今晨命人递的请安折,朱批\"知道了\"三字与右侧弹劾奏章的\"彻查\"笔锋如出一辙。
\"那丽妃娘娘腕上锁痕又当如何解释?\"少年亲王扯开袖中画轴,绢上道姑腕间青紫赫然。
婉宁轻笑出声,鎏金护甲点向窗外:\"殿下觉得本宫该如何解释?要知道当初可是丽妃在太上皇面前胡编乱造,才导致太上皇下旨,要皇帝哥哥去守皇陵,而本宫非节庆日,不得出府”
“你说本宫该如何对待丽太妃娘娘?”
赵邺依旧带着执拗\"可阿姐当初答应\"
\"答应保丽妃的命,难道我没有做到吗?赵邺你不要太不知足,我已经很宽容的放过了丽妃的命,毕竟凭她当初的所作所为,已经够她丢掉这条小命\"
婉宁觉得自己已经够仁慈了,她只是让人好好的招待了一番丽妃娘娘,让她受了点苦,感受感受她当初在代国的一些遭遇,没想到赵邺这这个新上位的庸王自己还没站稳脚,就这么快为丽妃出头。
而且当初她答应说保丽妃的原因是赵邺上位,同时给予她摄政公主的权利,但是现在上位的是她的亲哥哥,赵邺完全没资本在她面前叫嚣。
不过婉宁还是好心地展开明黄绢帛,露出皇帝手书《后妃奉养制》,\"丽太妃如今享三品女冠俸禄,可比殉葬体面多了。\"
少年猛地掀翻茶案,碎瓷在青砖上迸溅:\"阿姐明知我要的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