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牌”自行车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过,它借着“燕牌”收音机的东风,更名为“燕牌”后,才开始有了点名气,但较“永久”、“飞鸽”等大牌还是稍逊一筹。
这会儿,大伙的需求还是着重放在温饱之上,对自行车等大件虽渴望,但非必需,70年代后,“三转一响”才成为大伙结婚置业的必备物件。
李天佑打算买的是永久牌自行车,现货有两款,一款是轻便型的,售价166块;另一款是标定车,也就是俗称的“二八大杠”,售价188块。
两者的区别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也就不过多赘述。
李天佑拍板道:“同志,我要买一辆永久牌标定车。”
“一张自行车票,还有188块钱。”营业员回道。
李母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自行车票,又数出了188块交给了营业员,成功换回来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一张购车发票。
新车到手,不仅需要办牌照,还需要办自行车执照,这些都要去当地公安局,也就是东城分局办理。
收费标准李天佑也打听清楚,上牌照收费一毛五,后续每年还需缴税两块四。
这时候,公安局办理汽车和自行车牌照的,还是同一个部门。
不过显然今天是办不成,毕竟同为公安的李天佑在豪情买车,那负责上牌的公安自然也在愉快休假。
李父摸着自行车的车把,语气愉悦:“去老周那,检查下车子。”
长途运输途中,自行车难免有些磕碰,购买后,还得找个修车师傅再检查一下。
尽管没能骑上自行车,但能推着车走,也是一件格外有面子的事。
这活儿,李父显然是抢不过李母的。
前往修车摊的路上,李母那叫一个昂首挺胸,有时还会刻意放缓脚步,感受着路人羡慕的目光。
周大爷的修车摊就在锣鼓巷站附近,人流量虽大,但修车的人却寥寥无几。
“呦!”
看到推着自行车过来的李母,周大爷眼睛大亮:“李家嫂子,这自行车打哪儿置的,太体面了!”
“孩子上班地儿远,这不赶忙才从东四儿置了自行车。”李母笑得合不拢嘴:“孩他爸说新车得做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