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后,李天佑并没有急于画像,而是抛出一个令其他人不解的问题:
“范同志,你知道三台县处于蜀中哪块儿吗?”
蜀中地貌类型丰富,五种地形全覆盖,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人们的长相产生影响。
范春莲双手一摊,摇摇头:“公安同志,这我实在不晓得,就知道我们那到处是山。”
“山?”李天佑眉头微皱:“你们那儿的山高吗?”
范春莲接着摇头:“就那样呗,不咋个高。”
李天佑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不知道三台县的具体位置,但从范春莲处也能猜出一二。
手心里的厚茧子,是范春莲常年耕作的证明。
但即便是常年耕作,范春莲的皮肤却没有被晒得黝黑,那就只能说明当地阳光不充足,可排除高原和平原地区。(前文黝黑bug已修改)
再由“山不高”这话,又可以排除山地,那就剩下盆地和丘陵地区了。
这两处地区由于日照不足,且海拔偏低,居住在此的人通常肤色偏白、体型偏小、鼻梁适中。
地理环境会影响长相,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基因。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蜀中这方水土却养了来自各个地区迁徙过来的人。
蜀中史上共经历了五次人口大迁徙,因此不同地区的蜀中人外貌差异较大。
蜀中人的长相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是典型的巴蜀长相,也就是西部高原的原居民,以及融合了外来的古巴人古羌人,亦或是鲁地东夷人后的长相,特点是窄长脸、高颅顶、丹凤眼、高鼻梁,多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二是古西北人长相,特点是方形脸,骨相突出皮相偏薄,单眼皮、眼睛细长、薄嘴唇;
三是百越人长相,特点是圆脸,眼睛与古西北人相似,厚嘴唇;
四是湘赣人长相,特点是脸型短圆或短方、额头宽大、大眼睛、塌鼻子,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五是多族群融合长相,例如古西北人与原住民融合后,特点是瓜子脸、细鼻子、下颌收敛。
将蜀中人的长相回忆了一遍后,李天佑终于是翻开了本子,摆出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