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95号院,
正午时分,火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弥漫在空气中的不仅有让人难以忍受的炎热,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气。
“素芬, 吃饭的点都快过了,你家天佑还没回来?”三大妈拿着几个干净得犹如崭新的碗走出门,却不料李母还坐在门口糊着纸盒。
李母闻言手上糊纸盒的动作不停,眼睛却是不自觉地瞥向了大院门口,担忧地道:“是啊,我正担心着呢,这孩子也不知道吃了没。”
“嗨,也就你们夫妻俩疼孩子,你看我们家那四个,饭点到了谁敢不回来。”三大妈用水冲洗了一下几个碗后,随手甩一甩。
哪怕李母心中担忧不已,但听着三大妈这自豪的发言,还是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心中暗忖道:“是是是,这院子里谁家不知道你们阎家亲父子明算账,吃个咸菜都按根算,个个眼睛都盯着别人碗里的东西,谁都不肯吃亏。”
“话说回来,这初中快报名了,你家天佑这次还复不复读?”洗完碗的三大妈走到李母面前,目光闪烁。
她家老阎说了,李家这次可没火急火燎地去报名,说不定是有了点工作的门路。
这年头,一份工作多难得,要是李家有这门路,是不是说明她家解成也可以通过李家得到份工作,再怎么说,解成跟李家这小子也是同学嘛。
做了这么多年邻居,李母对阎家这一家子的秉性也算熟知,三大妈一提起报名的事,她就知道猜到了三大妈心里的算计,绕这一圈,不就是想问问她家天佑工作的事,明知道这年头工作难得,但阎家这算盘成精的一家老小,可真能做出来空口白牙讨一份工作的事情。
更何况,她家天佑这份工作还没落实,万万不能大肆宣扬,免得被人给截胡了,虽说800元不是一笔小数目,可在这院子里出得起这笔钱的人也还真不只他李家一家。
中院的易中海,红星轧钢厂的八级钳工,一个月的工资就是99元,还没有孩子,拿出800元来对易中海完全就是轻轻松松。
纵使心思百转千回,表面上李母还是表现得忧愁不已,“哎,我正为这件事烦心呢,你也知道我家天佑身子骨弱,干不了他爸的工作,读书这条路也走不顺,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