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真听得两个人的对话,赶忙下了马车和御史夫人见了礼。
“你就是和将军的夫人?夫人双眸明澈,琼鼻秀挺,唇若点樱,飒爽英气,与和将军果然是天生一对佳偶。”
宋真真听得心花怒放,这古代夸人还有这么多词。
“汤夫人过奖了,多谢汤夫人仗义相助。”
“来,你上我这马车,吃些糕点,咱们说说话也好打发打发时间,看样子,这门一时半会也不会开的。”汤夫人伸手将宋真真拉上马车。
汤家的马车很大,里面放了暖炉,垫子也铺的厚厚的。
见宋真真上来了,里面伺候的丫鬟立马将宋真真扶到软垫上坐下,给她倒了杯热茶,又从暗格里取了两碟子糕点。
丫鬟倒好了茶后便下了马车,将空间留给两位夫人。
汤家煮的是果茶,是宋真真喜欢的口味,她忍不住多喝了几口。
“和夫人,可否将请帖借我一看。”
宋真真立马从袖中掏出请帖,递给汤夫人。
汤夫人打开一看。
敬呈和夫人台鉴
红梅恰是盛绽之际,特备薄宴,诚邀和夫人于正月二十六午时,莅临郑国公府,同赴赏梅雅宴。
汤夫人冷笑一声,“这是国公府嫡女郑瑶清写的,郑瑶清自诩才女,但她却有一字怎么都写不明白。你看,这个红梅的红,左下面明明是三点,可她偏偏要写成四点,这个是她独有的习惯。她小的时候便为了这个字闹过一次,非要说她写的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大家也没跟她争论,她又用不着科考,写错便写错了。”
要不是汤夫人说,宋真真还真发现不了,她一个现代人,认得的繁体字寥寥无几,哪知道绞丝旁下面是三点还是四点。
郑国公府所在的城东大街,住的都是达官贵人,甚至好几个亲王的府邸都在这条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看到御史府标志的马车还有将军府标志的马车停在国公府的正门口,而且丫鬟都站在旁边守着,有那热心肠的都会问上一句。
不到半个时辰,国公府门外便围了一群夫人传阅了宋真真的请帖。
“这是国公府大小姐的笔记,去年的诗会我还观赏过她写的诗。”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