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授夫妇心情更加忐忑,大儿子一年寄两回外汇,六月一次,年前一次,前些日子他们才刚收到大儿子寄来的钱,怎么又寄了?

    而且老大还给外汇局寄钱,怎么听都不像是真的。

    “领导,我们不知道敬源又寄钱了,不过敬源能寄给外汇局,我们很欣慰,国家现在缺少外汇,我儿子虽然人在海外,可心还在沪城,他的能力有限,寄的钱可能不多,但也是他的一点心意,希望能为国家的外汇创收锦上添花。”

    刘教授再三斟酌后,小心翼翼地说了这些话。

    两个工作人员表情缓和了不少,其中一位说道:“你儿子刘敬源先生寄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他给外汇局捐了一百万港币,给你们夫妇寄了十万港币,还有给你们的一封信。”

    工作人员拿出一封信,递给了他们。

    老两口都懵了,自从国内局势紧张后,他们就再没收到儿子的来信了,没想到政府竟然会给他们送来儿子的信,太惊喜了。

    刘太太用力捅了下丈夫,刘教授这才反应过来,双手接了信。

    信封没有贴邮票,也没有邮戳,显然信没通过邮局,而是有人特意带过来的。

    刘教授微微皱眉,三个孩子都住在米国,华国在米国没有领事馆,老大是怎么托人带信的?

    而且老大汇钱向来都是美金,怎么这回是港币?

    “领导,请问敬源是在哪里寄的钱?”刘教授小心地问。

    “港岛。”

    工作人员回答。

    刘教授心里的疑惑更深了,难道老大跑去港岛住了?

    刘太太见他磨磨蹭蹭地,急得又捅了他一下,催他赶紧拆信。

    信封口是拆开的,显然信被检查过,像这种海外来信,上面肯定要细致检查过,才会送到他们手上,刘教授一点都不意外。

    就一页信纸,老两口戴上老花镜,激动地看了起来,可只看了第一排字,他们又开始忐忑不安了。

    信上的字明显不是大儿子的字迹,笔迹很陌生,这信是谁写的?

    难道老大出了意外,是他朋友代写的?

    也不对,前些日子收到的就是美金,是从米国那边汇来的,大儿子要是真出了意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