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老周便开始介绍车床的基本构造,从床头箱、进给箱到溜板箱,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和操作要点,他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小虎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要点和疑问。理论知识讲解完后,老周开始示范基本操作。
老周边操作边说:“你看,这进刀的速度要控制好,太快了容易出问题。”
小虎目不转睛地盯着,问道:“师傅,那怎么判断进刀速度是否合适呢?”
老周停下手中动作,指了指车床仪表说:“主要看这个转速表和进给量表,多操作几次,积累经验就有感觉了。”
他熟练地启动车床,将一根圆棒料固定在卡盘上,调整好刀具的位置和角度。随着车床的运转,刀具缓缓靠近棒料,瞬间,金属屑如雪花般飞溅而出,发出清脆的“滋滋”声。
老周的操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原本粗糙的棒料就被切削出了光滑的外圆。小虎看得目不转睛,心中满是敬佩,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技术。
轮到小虎上手时,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启动了车床。按照老周的指导,他小心翼翼地移动刀具,可就在刀具接触棒料的瞬间,他的手一抖,刀具猛地切入棒料,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小虎吓得赶紧停止车床,一脸沮丧地看着老周。“师傅,我是不是太笨了,怎么这么容易就搞砸。”小虎自责道。
“别慌,第一次都这样。”老周安慰道,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记住,进刀的时候要平稳,速度要适中,不能太急。你看,就像这样,把心态放轻松些。”老周边说边轻轻握住小虎的手,做了个进刀的示范动作。
在老周的鼓励下,小虎再次尝试,这一次,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手保持稳定,刀具缓缓地、平稳地切入棒料,金属屑再次飞溅,虽然加工出来的外圆表面还不够光滑,但小虎心中还是涌起了一丝成就感。“师傅,你看这次是不是好点了?”小虎略带期待地问。老周点点头,笑着说:“不错,有进步,继续保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虎每天都早早来到车间,反复练习外圆车削。他不断调整刀具的角度和切削参数,观察不同参数下工件的加工质量。有时候,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他会花费数小时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