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记者们让我报案的…”
她眼睛里有惊魂未定的怯生,杏眼微红,任何人见了她这样子都舍不得再责备她。然她心中却是另一番心思:呵,租界这些巡捕,是给洋人办事的。
丁氏的药卖给了租界诸多富人贵族,要是这些人中,有人不想此事曝光,从而买通巡捕房督察长把这事儿压下去,那丁氏岂不是死不了了?
万一洋人想重用丁氏,趁机将她藏起来私用,这更糟糕,会害更多百姓。
所以,沈时笙干脆先通知记者,这么多报社的记者都来了,很多报社是不在租界范围内的,他们不受租界管制。
督察长控不住了这么多记者们,记者们一定会将此事大曝光。
只要丁氏的恶行全城曝光,租界巡捕房的督察长就不得不办丁氏。
还有她从记录簿上撕下来的那张卖药记录…「民国十三年农历九月初三,卖给棉纺厂老板娘苏芸芸三粒‘断子丸’」
只要记者们将这张记录曝光…棉纺厂的老板娘也会入狱。
这样一来,租界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想丁氏死,租界会有一番热闹。
她且看好戏。
张探长:“别怕,我来处理。”
张探长戴上了白色的检验手套,带着几位巡捕走进制毒室。
他们一边检查,一边问了沈时笙几个问题,沈时笙一一回答,还拿出了丁氏今天才将这栋洋房过户到她名下的房契证据。
张探长将房契用新型德式相机照了下来,又将这里丁氏所有的犯罪证据全带走了。
临走时,样楼外,记者们全围了上来,镁光灯闪个不停,张探长对沈时笙说,“你举报未来婆婆,属大义灭亲,你为租界的安定做出了贡献,我会向我们督察长帮你申请一个荣誉。
要不是你发现丁氏的秘密,将来有多少人会被她的毒药害死还未可知。
若是那样,我们怕是要日日加班都忙不过来了!”
沈时笙神色无奈,镁光灯下的她一身鹅黄细云锦夹棉旗袍风采灼灼,一头乌发以素白簪子简单起,老式的发型搭配她圆润福气的小脸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时髦,眸子柔软澄澈,写满真诚,“我做的这点小事,不足为题。
倒是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