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来往行人穿着五颜六色,有穿着普通棉衣的县城郊区人,有穿着长衫的读书人,还有穿着华丽的富商,大家或匆匆赶路、或驻足观看,县城的房子铺面多为砖木结构,沿街而建,通常为一层或者两层,临街的房屋常设有铺面,每个铺面屋檐下挂着招牌灯笼,显得古色古香。
县城的街道也比镇上的宽很多,路面虽也是青石板但是平整整洁,牛车慢些走几乎感觉不到颠簸,年二十八,街道上热闹非凡,随处可见各种小贩,有挑着担子叫卖的,有推着独轮小车,车上装满年货的,也有常见的小贩摆在路的两边,有卖豆腐、卖针线、卖包子、馄饨、烧饼的,小贩们沿街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代市井生活。
宋三牛牵着牛车在醉风楼门前停下,进去了一会,便跟着一个中年男人满面笑容的走了出来。
刘掌柜边走边笑:“老弟啊,你每次来的都太是时候了,少东家刚催我,你就来了。”
“唉,我也想快点,但是这次少东家要的多,所以便比平日里迟了两天。”宋三牛面露难色,一脸的苦楚。
刘掌柜想到蛋宝的美味也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拍了拍宋三牛的肩膀:“老弟,你辛苦了,不过以后你可能要在多受累些了,估计年后少东家还会多要,实不相瞒,你家这鸭蛋腌制出来的口味很得县里人家喜爱,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都抢着来我家醉风楼买蛋宝。”
宋三牛闻言眼睛一亮,边咧嘴嘿嘿笑着,边认真的回答:“没事,只要少东家需要,醉风楼需要,我这点辛苦算什么。”
“好。”
刘掌柜走到牛车面前,看见牛车上的陶罐眼睛放光,想到酒楼里一个蛋宝的价格偷偷的咽了咽口水。
“刘伯伯你怎么在这?”
一道孩童的惊呼声从身下传来。
刘掌柜回过神低头看去,只见一个四五岁小童,正仰着头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脸惊喜的看着他,刘掌柜有些纳闷,挠了挠头,这小娃怎么一副和他很熟的样子。
“儿子,他不是刘掌柜,他是刘掌柜的哥哥,他和镇上的刘掌柜是双胞胎。”宋三牛见儿子那副惊喜的样子,便知道儿子认错了,立马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宋四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