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落下,皇帝的退位诏书便立刻昭告天下。

    大臣们比香君还着急,生怕此事会有什么变故。

    毕竟,若皇帝忽然好起来了,又要继续做皇帝,那逼迫皇帝退位的他们,都得死。

    凡事只要没有尘埃落定,就容易有变数。

    所以他们定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此事落定。

    只要璟王殿下顺利即位,皇帝就是活蹦乱跳第站起来了,那他也只是太上皇,远离了权利的中心,有皇帝在前面,轮不到太上皇处置他们。

    如今,退位诏书已经盖了玉玺。他们对城外的叛军便有了交代。

    左相立刻派人去与叛军交涉。

    然后,两方一起定一个日子,坐在一起好好谈一谈,问一问,大将军王和袁好女要如何才愿意退兵。

    朝廷是一定要给大将军王和袁好女一些好处的。

    左相想过了。

    大将军王有可能想当摄政王,也有可能还是想继续回北境做他的王爷,但会要北地的自治权,甚至要医药铸币权什么的。

    这些都好说。

    至于袁好女,虽然在江南杀了那么多人,但雄兵在手,又有民意维护,如今之计,只能对她招安,给她个将军当一当,或者先封个什么侯爵,找个地方把她安置下来。

    江南的那些冤魂,死了也就死了吧。

    总之,只要各方都满意,没有什么条件是不能谈的。

    就是谈的条件过分了一点,也没关系。

    这不是有新帝在么?

    八岁小儿登基,被叛军拿捏威胁,退让一些也是正常,受辱的是新帝,不关他们这些大臣的事情。

    等到新帝登基,左相他们靠着文官的政治手段,再一点点地夺回权利,权衡朝堂的势力便是。

    反正皇帝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接下来便是他与大将军王、顾亭雪这些人的斗争了。

    谈判的人信心满满地去了。

    朝中剩下的人,便要好好安排新帝登基的仪式。

    照说,新帝登基今的仪式是很复杂的,这忽然之间筹备,也是来不及。

    大臣们商议了一番,认为最快三日之内就能完成典礼核心部分授玺、祭天、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