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好女是在两年前忽然出现在川北龙州宣抚司辖地的。
她去龙州的时候,身边只带着两个仆从,因为出手极为阔绰,一开始就引起了那边马匪的注意。
结果,袁好女带着两仆从,从马匪堆里杀了个七进七出,直接在龙州打出了名气。
她自称是江南来的生意人。
她的父亲是汉人茶商,母亲原本是土司之女,家里在四川生意做的很大。
但是二十年前,因为家里拒绝向本地土司缴纳的“茶马税”惨遭陷害,全家都被灭门,她因为是一个女儿,所以逃出生天。
被忠心的家仆所救后,她便一路流落去了江南,在江南以劫掠商队起家,后来利用家族的茶山和私盐渠道,重新积累财富,这些年已经控制了川南到湖广的私盐贩运路线。
她这回又重新回到四川,就是为了报当年的灭门之仇的。
卫知也查过了,大约二十年前,的确有这么一件偷贩私盐,被全家抄斩的案子,那家人姓林,有个女儿叫林鸢。但因为时隔多年,已经不能查证袁好女与林鸢是不是同一人。
但是袁好女说的许多细节,的确能和当年的案子对上,并没有明显的破绽。
“那她又是如何在地方招兵买马,却一直没有被朝廷发现?”皇帝问道。
“回皇上,因为袁好女招的兵大多是苗人、夷人、羌人,以及从当地卫所逃走的兵户。”
大齐自开国以来,为了加强对西南边陲的控制,一直企图废除当地土司的自治权,想要用朝廷派遣的官员治理西南。
因此朝廷对这些南蛮,一直采取暴力的镇压手段。
多年前,朝廷曾经在羌族聚集的区域,杀了几千人,这一杀便起了引起了一连串的反抗,朝廷和当地人的关系便一直很紧张。
这些蛮夷也成了朝廷重点的围剿对象,朝廷甚至用筑墙屯兵的手段,以“苗不入境,汉不入峒”的朝廷政策,限制着当地蛮夷的活动。
袁好女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借势分化着当地的势力。
她来到四川之后,就游走汉人和苗、羌的交界处,专门吸纳当地的苗疆猎户、卫所的逃兵和受不了当地土司管理的熟苗,最初以苗寨为据点,有了自己的一方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