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物价。同时,对于因战争而受损的商铺和作坊,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商人重新开业,恢复商业活动。
在农业方面,诸葛逸派遣农业专家深入乡村,指导农民修复被破坏的农田水利设施,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他还组织人手编写农业生产手册,发放到农民手中,帮助他们科学耕种。在诸葛逸的努力下,各地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生机,田野里又重新出现了农民忙碌的身影,农作物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然而,就在萧宇和诸葛逸为国家的复兴全力拼搏时,一些潜在的问题悄然浮现。在朝堂之上,部分官员开始对诸葛逸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产生质疑,尤其是那些涉及商业和税收政策调整的内容,触动了一些权贵阶层的利益。这些官员在朝堂上联合起来,对诸葛逸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诸葛大人,您推行的商业扶持政策,虽然看似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却让我们这些传统商户的利益受损。还有税收减免,这不是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吗?”一位资深官员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不满。
诸葛逸耐心地解释道:“诸位大人,战争过后,国家经济急需恢复。扶持新兴商业,是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和创业。税收减免只是暂时的,等商业繁荣起来,税收自然会增加,这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国家的发展。”
尽管诸葛逸据理力争,但这些官员依旧不依不饶,朝堂上的争论陷入了僵局。与此同时,在边境地区,虽然敌军已被击退,但一些小股的盗匪开始频繁活动,他们骚扰边境百姓,抢劫物资,给当地的安宁带来了威胁。这些盗匪行踪诡秘,常常在官兵赶到之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边境守军头疼不已。
萧宇得知边境盗匪的情况后,决定亲自前往边境部署清剿行动。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日夜兼程赶到边境。到达边境后,萧宇并没有急于展开大规模的搜捕行动,而是深入了解盗匪的活动规律和出没地点。他派出多支侦察小队,在边境地区进行地毯式侦察,同时与当地的百姓建立密切联系,收集盗匪的情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萧宇终于掌握了盗匪的行踪。原来,这些盗匪熟悉边境的地形,他们利用深山老林作为藏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