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胜利的余韵还在中原大地回荡,举国上下仍沉浸在战胜外敌的喜悦之中,可萧宇与诸葛逸已然投身到对未来的深远谋划里。皇宫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二人相对而坐,桌上堆满了各地呈上的军情急报、民生奏折,气氛凝重而又满含期待。
诸葛逸轻轻翻开一本奏折,眉头微蹙,打破了沉默:“萧将军,此次海战虽胜,但暴露出诸多隐患。沿海防御工事虽经加固,却难以抵御更猛烈的攻击;水师兵力与装备,相较海外强国仍有差距;朝堂之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也愈发明显。”
萧宇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如炬:“诸葛兄所言极是。军事上,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更为强大的水师,配备先进战船与火器。我打算挑选一批精锐士兵,送往海外学习先进航海与海战技术,学成归来后成为水师骨干。”
说罢,萧宇铺开一幅沿海防御图,指着上面的关键节点,继续道:“同时,在沿海增设了望塔与烽火台,构建更严密的预警体系;在重要港口修筑坚固堡垒,屯驻重兵,确保沿海防线万无一失。”
诸葛逸思索片刻,点头赞同,接着说道:“经济是国家根基,海战耗费巨大,国库储备有所减少。我们需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扶持手工业,尤其是与军事装备相关的产业,如造船、火器制造等,实现自给自足且精益求精。”
二人讨论正酣,新皇步入御书房。新皇认真听完他们的想法,面露赞许之色:“二位爱卿深谋远虑,正合朕意。此事就由你们全权负责,务必让国家实力更上一层楼。”
领命后,萧宇和诸葛逸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萧宇亲自前往水师营地,挑选出一批年轻且武艺高强、头脑灵活的士兵,为他们举行了庄重的出征仪式。他语重心长地对士兵们说:“你们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到海外去,虚心学习,将先进技术带回,让我们的水师成为世界一流!”
在沿海防御建设方面,萧宇日夜奔波,监督工程进度。他与工匠们一同探讨改良了望塔的设计,提高其了望范围与坚固程度;在堡垒修筑现场,他亲自检查每一块砖石的质量,确保防御工事坚不可摧。
诸葛逸则将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中。他派遣官员深入乡村,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