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海盗的胜利,让萧宇与诸葛逸在朝中威望大增,新政的推行也愈发顺利。市井街巷,百姓们对新政带来的富足生活赞不绝口;朝堂之上,支持新政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但萧宇与诸葛逸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们深知,表面的平静下,暗潮仍在涌动。
为进一步稳固国家根基,萧宇与诸葛逸联名向新皇提议,大力发展国内交通与水利建设。萧宇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陛下,交通乃国家之血脉,水利为农业之根本。畅通的交通能促进各地物资流通,繁荣商业;完善的水利可保障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此二者,实乃国家长治久安之关键。”
诸葛逸接着补充:“陛下,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规划修筑官道,连接各大城镇与乡村,同时疏通河道,兴修水库与灌溉渠,形成完备的水利网络。如此一来,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增强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新皇听后,龙颜大悦,当即批准了这一宏大的建设计划,并任命萧宇与诸葛逸共同负责。二人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他们召集了国内最顶尖的工匠、水利专家和工程学者,共同商讨规划方案。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修筑官道时,工程队遭遇了重重困难。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施工难度极大。但萧宇与诸葛逸并未退缩,他们亲自前往施工现场,与工匠们并肩作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在陡峭的山区,他们采用开山辟路、架桥搭梁的方法,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条条平坦大道;在泥泞的沼泽地带,他们则用木桩和石块加固地基,确保道路的稳固。
水利建设同样充满挑战。疏通河道时,时常遇到淤积严重的河段,挖掘工作进展缓慢。诸葛逸灵机一动,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挖泥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修建水库时,选址和堤坝设计至关重要,水利专家们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了最佳方案。
在建设过程中,萧宇与诸葛逸还十分注重质量把控。他们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同时,为了激励工匠们的积极性,他们还制定了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工匠给予丰厚的奖励。
然而,就在工程顺利推进时,朝堂上的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