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边境大捷的喜悦还未在京城完全消散,一道关于贤才的举荐奏章便摆在了新皇的御案之上。奏章中提及的人名叫诸葛逸,出身诸葛家族,籍贯曲靖,此人履历之精彩,才学之渊博,让新皇不禁心生好奇与期待,当即命人宣举荐官员入宫详述。
举荐官员匆匆赶到,在御书房中,他恭敬地向新皇与一旁的萧宇介绍道:“陛下,萧大人,这诸葛逸可是难得一见的奇才。他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不仅在经史子集上造诣深厚,更是对兵法韬略、奇门遁甲有着独特的见解。早年他做教书先生时,培育出不少杰出弟子,后来出任本地知府,把那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对他感恩戴德。去年科举,他一举夺魁,高中文科状元,实在是才华横溢,德才兼备啊。”
新皇听后,眼中满是赞赏:“如此贤才,实乃我朝之幸。依爱卿之见,他担任何职最为合适?”官员稍作思索,回道:“陛下,以臣愚见,诸葛逸可堪大任。他有治国理政之才,可任丞相,辅佐陛下处理朝政;亦通军事谋略,做军师也定能为我朝出谋划策,决胜千里;若论教导君王,其才学与品德,做陛下的老师也绰绰有余。”
新皇转头看向萧宇,问道:“萧爱卿,你意下如何?”萧宇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人才难得,诸葛逸既然如此出众,自然要妥善任用。只是,臣以为需对其进行一番考察,毕竟丞相、军师或是帝师之位,关乎国家兴衰,不可草率决定。”新皇点头表示赞同:“萧爱卿所言极是,那就依你之见,如何考察?”
萧宇略作思忖,说道:“陛下,可先宣诸葛逸进京,安排他处理一些实际政务,观察他的理政能力与为人处世之道;再命他参与军事研讨,考察其军事见解与应变能力;至于学识品德,可安排朝中饱学之士与其交流切磋,如此多番考察,方能确定他最适合的职位。”新皇采纳了萧宇的建议,即刻下旨宣诸葛逸进京。
数日后,诸葛逸抵达京城。他一袭素袍,气宇轩昂,眼神中透着聪慧与坚定。入宫拜见新皇后,新皇对他的仪表谈吐颇为满意,随后便按照萧宇的建议,安排他参与政务处理。诸葛逸不负众望,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他思路清晰,处理得有条不紊。无论是复杂的民生问题,还是繁琐的财政事务,他都能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