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秘势力的覆灭,京城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萧宇心中却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朝堂上的争斗虽暂时平息,可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新的危机。
北方边境,虽已击退游牧部落的大规模进犯,但残余势力在草原深处蛰伏,时不时派出小股骑兵骚扰边境城镇,百姓苦不堪言。萧宇深知,要想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不能仅靠被动防御,还需主动出击,削弱其有生力量,让他们不敢再轻易进犯。于是,他在边境重镇设立了军事据点,囤积粮草,训练精锐骑兵,随时准备应对游牧部落的再次挑衅。
南方海域的海盗问题也如芒在背。虽之前遭受重创,但仍有零散海盗团伙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在沿海一带兴风作浪,袭击商船,阻碍海上贸易的正常进行。萧宇下令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招募熟悉水性的渔民和水手,配备先进的战船和武器,加强海上巡逻。同时,他还与沿海各州县的官府合作,建立起严密的海防体系,一旦发现海盗踪迹,便迅速出击,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然而,就在萧宇为巩固边防、稳定局势而殚精竭虑时,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新皇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触动了一些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的利益。他们表面上对新皇恭恭敬敬,暗地里却结党营私,企图联合起来对抗新皇的政令。
在一次朝堂议事中,几位大臣突然联名上书,指责新皇的改革措施过于激进,导致朝堂动荡,百姓生活困苦,要求新皇收回成命,恢复旧制。新皇看罢奏章,脸色阴沉,心中十分不悦。他深知这些大臣的意图,不过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却打着为国家和百姓着想的旗号。
萧宇站出来,义正言辞地反驳道:“诸位大人,新皇推行改革,旨在富国强兵,造福百姓。科举改革选拔出众多有识之士,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商业改革促进经济繁荣,增加财政收入;农业改革减轻百姓负担,提高粮食产量。这些举措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怎能说是激进之举?”
一位老臣冷哼一声,说道:“萧大人,你只看到改革的表面好处,却不知其背后的隐患。科举改革让寒门子弟进入朝堂,打破了世家大族的人才垄断,长此以往,朝堂之上还有我们这些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