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知晓慕容、川朝的一些变化,楚凌的心底有着极强的紧迫感,不管是慕容朝新旧更迭,亦或是川朝涛声依旧,在过去这段时期内,针对于本国的一些情况,慕容朝新君慕容真,川朝老皇帝夏迁,都在用适合本国国情的手段与方式进行整改。

    如果对于这些改变,大虞没有任何警觉的话,依旧保持原先的态势,那要不了多久啊,大虞必将四面楚歌。

    这也是楚凌为何在夺回一些权力,没有急着去行使权力,而是将其分给一些可靠的人去兼顾的原因。

    因为叫熟悉大虞国情的人,去有针对性的先解决一些现存积弊毒瘤,远比楚凌直接去解决要好太多。

    再一个楚凌有着太多的事要做,身边能用的人就那些,如果都用到这上面了,继而却忽略别的地方,那就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了。

    楚凌需要营造一种新氛围。

    以叫大虞中枢及地方上下,都能从旧秩序下,逐步倾斜到新氛围中,这样在大方向不变下,大虞是在逐步改变的。

    而不是说什么都搞的轰轰烈烈,到最后呢,确保所有人全都给推到对立面去了,那样楚凌就没有任何倚仗了。

    节奏是很重要的。

    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不管是对内,亦或是对外,都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稍有不慎的话,都又可能造成很不利的局面出现。

    针对于慕容、川朝、大吁、大诏几国的情报,蒋臣进行着详细的讲述,以叫臧瑜一行能够获悉大虞所探查到的种种。

    天不知不觉间黑了。

    “刺探到这些对大虞极其重要的情报,你们先前必然是吃了很多苦吧。”内武库的一处建筑外,楚凌负手前行,迎着袭来的寒风,对随驾的蒋臣说道。

    “这都是臣等该做的。”

    蒋臣听后,立时低首道:“臣等就算吃再多的苦,但只要能做对社稷有利的事,那都是……”

    “这前后死了多少人了?”

    楚凌的话,叫蒋臣停了下来。

    “朕先前曾问过此事,但你却没有正面回答过朕。”楚凌停下脚步,眼神坚毅的看向蒋臣道。

    “禀陛下,截止到今下,已有395人客死他乡。”蒋臣停顿刹那,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