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军队在新战术研讨优化后,士气高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实战检验。
然而,众人深知,要想在与机械生物的对抗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单纯依靠现有技术和战术还远远不够。
于是,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一场科技融合创新的变革在蓝星悄然兴起,为这场激战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在蓝星的科研中心,林晓、李阳等一众科研人员齐聚一堂,他们面前摆放着各种精密仪器、复杂的数据图纸以及机甲和机械生物的残骸样本。
林晓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率先打破沉默:“机械生物的科技不断进化,我们必须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类前沿技术,研发出能颠覆战局的创新成果。”
她的声音充满激情,仿佛在向未知的科技领域宣战。
李阳紧接着点头说道:
“没错,从之前的战斗来看,机械生物在能量运用和防护机制上有独特之处,我们要取长补短。
比如,它们的能量吸收转化效率极高,我们能否借鉴这一原理,优化我们机甲的能源系统?”
说罢,他拿起一块机械生物的能量核心碎片,仔细端详,试图从中探寻出关键技术线索。
于是,科研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开启了一场跨领域的科技攻坚。
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紧密合作,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生物学家发现,机械生物的某些结构与蓝星上的生物组织有着微妙的相似性,它们似乎借鉴了生物的自适应进化原理,能够在战斗中快速调整自身性能。
这一发现让团队意识到,可以将生物科技与机械制造相结合,开发出具有自适应修复能力的机甲材料。
物理学家则专注于攻克能量技术难题。
他们深入研究机械生物的能量波动频率,试图找到与之共鸣的方法,实现对敌方能量系统的干扰,甚至为我所用。
经过反复实验,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能量频率调制器,能够发射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干扰机械生物的能量传输,使其武器系统和行动能力受限。
在材料学领域,科研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和量子材料,对机甲的外壳进行了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