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调查和缜密侦查,施世伦终于搜集到了关于关升强占民田、逼死人命的铁证如山的证据。
就在这一天,县衙的二堂内气氛凝重,施世伦端坐在公案后,他的表情严肃而庄重,与平日里的谦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升被带到堂前,他依然一脸傲慢,似乎并不把施世伦放在眼里。
然而,施世伦毫不畏惧地直视着关升,厉声道:“关升!你强占民田、逼死人命,这些罪行证据确凿,不容你有丝毫抵赖!本官今日就是要为百姓伸张正义,铲除你这恶势力!”
他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正义,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关升狞笑道:\"施不全,你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也敢动我?我姐夫是扬州知府,我表兄在京城吏部任职!识相的赶紧放了我,否则\"
\"否则怎样?\"施世伦冷笑,\"来人,摘去他的顶戴,扒去外衣,先重责四十大板!\"
衙役们面面相觑,不敢动手。施世伦拍案怒喝:\"怎么,本官的命令你们也敢不听?\"
这时,施忠上前一步,亲自摘掉了关升的帽子。关升这才慌了神:\"施不全!你敢动刑于举人,朝廷不会放过你的!\"
施世伦不为所动:\"举人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清律例》明载,官员士绅犯罪,罪加一等!给我打!\"
衙役们见县令如此坚决,只得将关升按倒在地,举起水火棍重重打下。关升起初还硬撑着骂不绝口,二十棍后就只剩下哀嚎求饶了。
四十大板打完,关升已是奄奄一息。施世伦当堂宣读其罪状,判其革去功名,收监候审。消息传出,全县百姓欢呼雀跃,纷纷到县衙叩谢青天。
然而,施世伦知道事情远未结束。果然,第三天一早,县衙外突然聚集了数十名身着儒衫的举人、监生,为首者正是那日遇到的贺重五——他虽是个地痞,却不知怎的也捐了个监生功名。
\"施不全出来!无故责打举人,违背朝廷礼制!我们要联名上告!\"人群叫嚣着,竟要冲击县衙。
衙役们阻拦不住,眼看人群就要冲入大堂。危急时刻,施世伦整肃衣冠,手持惊堂木大步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