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被智能之光疯狂涂抹的乡土上,我,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留着利落短发的新时代农民领袖,怀揣着吞天沃日般的梦想。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刺透田间的薄雾,我望着脚下这片绿意蓬勃的田亩,心中的蓝图宛如被打翻的颜料桶,色彩横冲直撞,全是对村子未来毫无保留的畅想。我狠狠一跺脚,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建起了 “数字生态教育小站”。这老槐树,自百年前就在此扎根,粗壮的枝干如同张牙舞爪的巨龙向四周伸展,活脱脱一把遮天蔽日的天然巨伞。每至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如利箭般穿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那些求知若渴的脸庞上,像是给大伙罩上了一层能孕育希望的金色光晕。
来这儿学习交流的乡亲们,各有各的特点。穿着蓝色工装、浑身散发着泥土味的李大壮,迈着能把地砸出坑的大步赶来。他身材像电线杆一样高挑,皮肤黑得如同锅底,那憨厚的笑容里,藏着对新技术比饿狼见了肉还强烈的渴望。刚到小站,他就像一阵风似的凑到我跟前,两只大手搓得 “沙沙” 响,咧嘴笑道:“我今儿个在地里干活,满脑子就盼着晚上能来这儿多学点新东西,可不能被时代这列快车给甩咯!” 王小慧,扎着马尾辫,眼镜后面透着精明劲儿,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回乡后,她就像个拿着知识魔杖的魔法师,带着乡亲们一起往前冲。她手里总攥着一款特制的智能笔记本,这笔记本不仅能记录文字,还自带生态知识数据库,碰上不懂的,手指轻轻一点,答案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她的眼神里,既有对生态保护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也有对数字世界漫无边际的向往。
小站里,还有几位上了岁数的长辈。张大爷一头银发在阳光下亮得晃眼,穿着对襟衫,手里拿着智能手机。他的手指不太听使唤,可那认真的劲头,能把石头都打动。每次来,张大爷都先把老花镜架得端端正正,然后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打开手机上的学习软件,嘴里还嘟囔着:“现在这高科技玩意儿,功能跟孙猴子的七十二变似的,咱可得好好学学。” 他总念叨:“咱这把老骨头,也得跟上时代这趟高速列车,不然咋守住咱这片祖祖辈辈拿命换来的绿水青山呢?”
我站在他们中间,手里握着平板电脑。这平板电脑搭载着村里自主研发的生态监测系统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