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燥热宛如一头不肯归巢的困兽,在天地间横冲直撞,迟迟不肯褪去,似是要与夜晚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微风宛如灵动的精灵,轻轻拂过茅山涡村,撩动着老槐树那繁茂得近乎嚣张的枝叶。枝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古旧的咒语,又似来自遥远时空的幽咽低语。
我坐在人群中央的一块大石头上,恰似一位见证了岁月变迁的古老神只,被众人自发地簇拥着。我已年逾古稀,可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宛如深山里那棵任凭风雨如何肆虐,都屹立不倒的苍松。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衫,干净整洁,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仿佛镌刻着岁月的斑驳印记。每次开口说话,嗓子就如同那老旧的留声机,带着岁月磨砺出的沙哑。虽不嘹亮,却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深处迸发而出,滚烫且有力,直抵人心。当我说起地里的庄稼,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柔和,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满是深情与眷恋。哪块田的苗子长得壮实,哪个旮旯的庄稼需要多浇点水、多施点肥,我心里门儿清,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
“咱这地啊,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咱们农民,就是靠它吃饭,靠它活命。别看它普普通通,土里土气的,里头藏着的可是咱的命根子,是咱祖祖辈辈的心血和汗水呐。” 我微微仰起头,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坚定,思绪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重重帷幕。往昔农忙时节,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抢收庄稼的热闹场景;旱季时,众人挑水抗旱,汗水滴落在干裂土地上的艰辛画面,一一在眼前浮现。那些岁月,有苦有甜,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馈赠。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简单、朴实,却对这片土地有着比谁都炽热、深沉的感情。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脚下的这片土地更珍贵,更让我割舍不下。每当夕阳西下,如血的残阳将天空染得通红,我总会习惯性地站在田埂上,望着那片金黄的稻田,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翻涌着希望的波浪。我的眼里总是闪烁着满足和期待的光芒,那是对丰收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信心,仿佛只要这片土地依旧肥沃,日子就总有盼头,生活就永远充满希望。
在老槐树那盘根错节、仿若天然凉棚的树荫下,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