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的乡亲们,目光交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随后一个个缓缓点头应和着。他们眼里闪烁的光,犹如深邃夜空里的繁星,其中既有对往昔悠悠岁月的绵绵怀念,那些美好的旧时光恰似老电影般在眼前徐徐放映;又有对未知明天的忐忑不安,仿佛置身于浓雾弥漫的岔路口,迷茫不知该迈向何方。这目光里,藏着世代农耕生活铸就的质朴与对安稳的执着,也有面对变革浪潮的怯懦与无措。
这时,村里那位平日里温婉可人的李婶,缓缓站起身来。她身上那件洗得泛白的碎花布衫,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宛如风中摇曳的花朵。微风撩起她几缕鬓边的头发,恰似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只见她眼眶泛红,好似努力憋住不让泪水决堤的堤坝,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开口了:“咱那时候啊,这小河沟就是咱们的乐园。就像《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寻得的乐土,夏天,太阳似个大火炉,烤得大地冒烟,咱们一群孩子热得难耐,便如迫不及待的鱼儿,‘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我们与水里的鱼儿赛跑,伸手去捉那滑溜溜的泥鳅,欢笑声在河面上回荡,比那明晃晃的太阳还灿烂。到了秋天,风一吹,金黄的稻子整齐排列,像给大地铺上金色绒毯。咱们挽着袖子,男男女女肩并肩,手握镰刀,朝着稻子一挥,‘嚓嚓’声此起彼伏,那声音犹如《诗经》里劳动的号子,比任何歌儿都动听,听着就觉着心里踏实。这些画面,如同刀刻在心上,怎能说没就没了呢?”
李婶抬手轻轻抹了一下眼角,继续说道:“要是这地界儿,以后尽是冷冰冰的石头房子,还有那整天响个不停、吵得人心烦的机器响动,咱们的孩子,还能知道这些故事吗?咱们的记忆,还能有个落脚的地儿吗?” 说完,眼眶里的泪珠儿直打转,却硬是咬着牙,没让它落下来,那份坚韧和不舍,像一把锐利的钩子,揪着在场每个人的心,让人心里满是酸涩。这背后,是对传统生活方式消逝的恐惧,对文化传承断层的担忧,在时代的巨轮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顽强地抵抗着。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中藏着千言万语,仿佛都在回味着那些简单却无比温馨的日子。这沉默,恰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每个人心中都在翻涌。他们担忧着未来的变化,会不会真的如李婶所说,让那份纯真和宁静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