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指着壁画,兴奋地说道,脸颊因为激动泛起了红晕,就像熟透的红苹果。
“是啊,咱们以后也要像他一样!” 其他孩子纷纷点头附和,眼神里满是敬佩和向往。
看着这些画,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李婉晴微微含笑,感慨道:“说到底,这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就像咱村发展乡村旅游,哪能光靠空想,得靠实实在在的努力。但那份孝心,就像咱们村里老辈子人守着土地的那份执着,风吹雨打都不怕;还有那股子勇气,就像咱们村年轻人尝试电商,啥也不惧,敢闯敢拼。”
李婉晴这么一说,一旁的张大爷,这位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满脸写着故事的老人,轻轻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街口道:“李老师这话说得在理啊,我这心里头热乎乎的。再瞅瞅这帮娃子,眼里头那光,亮堂得跟咱村新修的太阳能路灯似的,照亮了咱前头的路啊!”
“老师啊,咱们都懂了,往后啊,不管遇上啥大风大浪,咱们都得跟那杨二郎似的,腰杆子挺直,心不怯,手不软,用咱心窝子里的那份热乎劲和实打实的信念,去把一个个难关给趟平了!”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那叫一个齐整,那声音里透着股子倔强劲儿,还有那份淳朴和坚定,直戳人心窝子。
娃子们心里头那叫一个翻腾,就像村里办丰收节时热闹的场景。他们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壁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杨二郎劈山的画面,琢磨着,真正的勇敢,可不只是跟外头的困难较劲,那是得跟自己心里头的那些害怕、迷茫死磕到底。就算心里头有座大山挡着路,也得咬牙挺着,拿自己的心劲儿当那把开山斧,一斧子一斧子地劈,直到那山开了路,亮了堂。大家都明白,每个人心里头都有那么一座得自己去铲平的山,而那把斧子,就是心里头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还有对好日子的满满盼头。这话儿,说到心坎儿上了,让人听了,心里头热乎乎的,跟刚出锅的热馒头似的。
他们站在 “十八垫” 的尽头,心里头原本想着,按照传说该是个金光闪闪的场面,结果一抬眼,嘿,就见着块老石头碑子,稳稳当当地立在那儿,跟从地里长出来似的。碑上刻着几个大字,“爱无界,勇者胜”,字体苍劲有力,看着简单,可那字里透出来的劲儿,就像咱村